剖宫产是在自然分娩可能危及母婴安全时采用的外科手术,适用情况包括孕妇骨盆异常、有妊娠并发症、既往剖宫产史及胎儿窘迫、胎位异常等,手术过程有术前准备、麻醉、切开腹壁和子宫、娩出胎儿、处理胎盘和缝合等步骤,术后恢复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与自然分娩相比对孕妇和胎儿各有影响,高龄孕妇和有多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剖宫产风险更高需特殊考虑。
剖宫产的适用情况
孕妇方面:
骨盆异常:孕妇骨盆狭窄或畸形,使得胎儿无法通过产道正常分娩。比如孕妇患有先天性骨盆发育畸形,骨盆径线明显小于正常范围,这种情况下经阴道分娩会面临极大困难,剖宫产就成为safer的选择。
妊娠并发症:像重度子痫前期,孕妇血压显著升高,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病情严重时继续妊娠会对孕妇生命造成威胁,此时需通过剖宫产终止妊娠保障孕妇安全;还有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覆盖宫颈内口,阴道分娩时可能发生大量出血,危及母婴生命,剖宫产是主要的分娩方式。
既往剖宫产史:如果孕妇有过剖宫产史,再次妊娠时需评估子宫瘢痕情况等,若存在子宫瘢痕处妊娠相关风险等情况,可能需要再次剖宫产。
胎儿方面:
胎儿窘迫:胎儿在宫内出现缺氧征象,危及健康和生命。例如通过胎心监护发现胎儿心率异常,或者生物物理评分低等情况,提示胎儿可能处于窘迫状态,需要尽快终止妊娠,剖宫产是快速娩出胎儿的方式。
胎位异常:横位时胎儿横卧于宫腔,无法经阴道正常分娩;臀位时如果是足先露等异常臀位情况,也不利于阴道分娩,此时多需剖宫产。
剖宫产的手术过程
1.术前准备:孕妇需要进行一系列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传染病筛查等,还要做好腹部皮肤准备等。医生会向孕妇及家属详细告知手术的风险、收益等情况,孕妇及家属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2.麻醉:通常采用硬膜外麻醉,孕妇神志清醒,但下半身感觉不到疼痛。
3.切开腹壁和子宫:医生在孕妇腹部做一个适当长度的切口,依次切开腹壁各层组织,然后切开子宫壁,露出胎儿。
4.娩出胎儿:医生将胎儿取出,清理胎儿口鼻分泌物等,进行初步的新生儿评估等。
5.处理胎盘和缝合:取出胎儿后,处理胎盘,然后逐层缝合子宫、腹壁等组织。
剖宫产的术后恢复
身体恢复:
伤口恢复:腹部切口和子宫切口都需要时间愈合。一般腹部皮肤切口术后5-7天拆线,子宫切口愈合相对较慢,大约需要6周左右。在恢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热、痛或有异常分泌物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身体机能恢复:术后孕妇需要逐渐恢复体力,一般术后24小时可在床上适当翻身、活动四肢,术后1-2天可在床边少量活动,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同时也有利于身体血液循环等。胃肠功能恢复后可逐渐恢复饮食,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心理恢复:剖宫产术后孕妇可能会有一些心理变化,比如担心手术对自身身体的影响、对婴儿健康的担忧等。家人需要给予孕妇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帮助孕妇缓解心理压力,让孕妇以良好的心态度过术后恢复期。
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比较
对孕妇的影响:
产后恢复:自然分娩的孕妇产后恢复相对较快,因为剖宫产有手术创伤,术后恢复时间比自然分娩长。自然分娩的孕妇一般产后1-2天即可出院,而剖宫产孕妇通常需要住院3-5天甚至更长时间。而且自然分娩的孕妇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相对剖宫产较少。
远期影响:剖宫产存在一些远期并发症的风险,比如子宫瘢痕妊娠、盆腔粘连等,而自然分娩一般不会有这些问题。但自然分娩可能会导致盆底肌肉损伤,增加以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等)的风险。
对胎儿的影响:
呼吸系统:自然分娩过程中,胎儿经过产道的挤压,有助于肺液的排出,出生后呼吸系统适应外界环境相对更顺利。而剖宫产的胎儿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发生新生儿湿肺等呼吸系统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
免疫功能:有研究表明,自然分娩的婴儿通过产道时会接触到母亲阴道中的有益菌群,有助于建立自身的肠道菌群和免疫功能,而剖宫产婴儿的免疫功能建立相对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剖宫产的特殊人群考虑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剖宫产的风险相对较高,比如手术出血的风险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增加等。因为高龄孕妇身体各方面机能有所下降,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所以对于高龄孕妇,在决定分娩方式时需要更加谨慎评估,充分权衡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利弊。
有多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多次剖宫产的孕妇子宫瘢痕处可能存在愈合不良等情况,再次妊娠时发生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医生需要密切监测孕妇子宫瘢痕情况,在孕期要严格产检,评估子宫瘢痕的厚度等,分娩时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以保障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