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相关因素包括心肌损伤与心肌负荷增加因素以及急性诱因相关因素。心肌损伤因素有缺血性心肌损害(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和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性心肌病、维生素B1缺乏症等);心肌负荷增加因素包括压力负荷过重(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和容量负荷过重(如瓣膜关闭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诱因相关因素有感染(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也可诱发)、心律失常(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均可诱发)、血容量增加(快速大量输液或钠盐摄入过多)、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不恰当停用利尿药或使用某些药物)。
一、心肌损伤与心肌负荷增加相关因素
(一)心肌损伤因素
1.缺血性心肌损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引起急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时,大量心肌细胞坏死,心肌收缩力显著下降。据相关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约有半数在起病初期就可出现急性心力衰竭,其机制是梗死区域心肌无法有效收缩,心脏整体泵血功能降低。
其他如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也可导致心肌损伤。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心肌收缩力进行性减弱,随着病情发展易出现急性心力衰竭。
2.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常见的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影响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使心肌细胞能量供应不足。研究发现,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风险增加。此外,维生素B1缺乏症也可引起心肌代谢障碍,导致心肌功能受损,进而引发心力衰竭。
(二)心肌负荷增加因素
1.压力负荷过重
高血压是导致压力负荷过重的重要原因。长期高血压使心脏后负荷增加,左心室为了克服增高的阻力进行收缩,逐渐发生代偿性肥厚。但长期的压力超负荷最终会导致心肌重构,使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当超过心脏的代偿能力时,就会引发急性心力衰竭。例如,血压长期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其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概率明显高于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
主动脉瓣狭窄时,左心室射血受阻,压力负荷加重。左心室需要加强收缩来克服瓣膜狭窄引起的阻力,久而久之,心肌肥厚,最终导致心功能不全,引发急性心力衰竭。
2.容量负荷过重
瓣膜关闭不全可引起容量负荷过重。例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时,左心室在舒张期不仅接受左心房流入的血液,还接受从左心室反流回左心房的血液,使左心室容量负荷增加。长期的容量超负荷会导致左心室扩张,心肌收缩力下降,进而发展为急性心力衰竭。
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由于存在异常的血液分流,使心脏容量负荷增加。例如,室间隔缺损时,左心室的血液会通过缺损处分流到右心室,增加了右心室的容量负荷,随着病情进展,可引起右心衰竭,进一步发展可能导致全心衰竭。
二、急性诱因相关因素
(一)感染
1.呼吸道感染
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呼吸道后,可引起发热、心率加快等全身反应,增加心脏的负担。例如,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可导致患者发热、咳嗽、咳痰,同时心率增快,心脏需更努力地工作来维持机体的氧供,对于本身存在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研究表明,约有30%-40%的急性心力衰竭发作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
2.其他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等其他部位的感染也可能诱发急性心力衰竭。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影响心脏的功能,例如,泌尿系统感染引起发热、全身炎症介质释放,这些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对于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可能促使急性心力衰竭发作。
(二)心律失常
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快速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和缓慢性心律失常都可能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快速性心律失常时,心脏跳动频率过快,心室充盈时间缩短,心排血量减少;而缓慢性心律失常时,心脏跳动过慢,心输出量不足。例如,心房颤动时,心室率如果过快,可使心脏舒张期充盈不足,导致心排血量降低,进而引发急性心力衰竭。有研究显示,心房颤动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的风险比窦性心律患者高数倍。
(三)血容量增加
快速大量输液或钠盐摄入过多可导致血容量急剧增加,使心脏前负荷明显加重。例如,一些患者因治疗其他疾病需要快速大量补液时,如果心脏功能不能适应,就容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对于患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病等,即使是正常量的输液,如果速度过快,也可能导致血容量突然增加,超出心脏的代偿能力,引发急性心力衰竭。
(四)过度体力消耗或情绪激动
过度体力消耗可使心脏负荷加重,对于心功能已经受损的患者,容易诱发急性心力衰竭。例如,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心脏需满足机体高代谢的需求,对于本身心功能不佳的人,可能超出心脏的代偿极限。情绪激动时,如过度紧张、愤怒等,可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从而诱发急性心力衰竭。例如,有研究报道,情绪激动诱发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例并不少见,尤其是本身存在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
(五)治疗不当
不恰当的停用利尿药物可导致水钠潴留,增加心脏负荷。例如,一些心力衰竭患者在病情稳定后自行停用利尿药,导致体内水钠积聚,心脏前负荷增加,进而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另外,不恰当使用某些药物也可能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如某些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使用不当等),对于心功能已经受损的患者,可进一步降低心肌收缩力,引发急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