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血糖症需评估监测,能经口喂养者尽早喂养,不能经口或喂养后血糖不升者需静脉输葡萄糖;新生儿高血糖症要寻找病因、调整液体治疗,严重者可谨慎用胰岛素,早产儿糖代谢调节更差需精细喂养和控速监测,足月儿要关注基础疾病个体化治疗,护理需遵原则保血糖稳定。
一、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处理
1.评估与监测:通过血糖仪等设备密切监测新生儿血糖,对于有早产、小于胎龄儿、糖尿病母亲婴儿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需加强血糖监测频率,及时发现低血糖状态。
2.喂养干预:能经口喂养的新生儿应尽早开始喂养,优先选择母乳喂养,按需提供母乳或配方奶以保证热量摄入,对于无法及时经口喂养的新生儿,可在出生后合理时间内启动喂养。
3.静脉输注葡萄糖:对于不能经口喂养或经口喂养后血糖仍不升的新生儿,需静脉输注10%葡萄糖溶液,输注过程中严格控制速度,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同时持续监测血糖变化以调整治疗方案。
二、新生儿高血糖症的处理
1.寻找病因:积极排查医源性因素(如葡萄糖输注速度过快、浓度过高)、应激状态(如感染、窒息等)等可能导致高血糖的原因,并针对性去除病因。
2.调整液体治疗:根据新生儿情况调整葡萄糖输注速度及溶液浓度,降低血糖水平,如减慢葡萄糖输注速率等。
3.胰岛素应用:对于严重高血糖症且经上述处理无效的情况,可谨慎考虑使用小剂量胰岛素,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并密切监测血糖、电解质等指标变化。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由于其糖代谢调节功能更不完善,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的风险更高,喂养时需更精细评估热量需求,静脉输注葡萄糖时需严格控制速度并加强血糖监测;在液体治疗调整方面需更加谨慎,充分考虑其生理特点以避免血糖异常波动。
2.足月儿:虽相对早产儿糖代谢调节能力稍强,但仍需关注其基础疾病、喂养情况对血糖的影响,若存在基础疾病如感染等,需在处理高血糖或低血糖时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状态进行个体化治疗。
3.护理方面: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确保静脉输液操作的准确性,避免因输液速度不当等因素导致血糖异常,在喂养过程中要保证喂养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以维持新生儿血糖稳定,体现人文关怀,注重对新生儿整体状况的细致观察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