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需立即终止妊娠,根据情况选剖宫产等分娩方式;要支持对症治疗,纠正低血糖、凝血功能障碍,进行肝衰竭支持治疗;产后需母婴监测,产妇要注意饮食休息,新生儿也要合理护理;高龄孕妇和有不良孕产史孕妇处理时需更密切监护和个体化治疗及心理关注。
一、立即终止妊娠
1.适用情况: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FLP)是一种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安全的疾病,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无论孕周大小,都应尽快终止妊娠。因为随着孕周增加,病情可能迅速恶化,对母儿生命造成极大风险。
2.分娩方式选择:多需根据孕妇具体情况选择剖宫产或阴道分娩,但以剖宫产较为常用,尤其当存在胎儿窘迫等情况时。
二、支持对症治疗
1.纠正低血糖
原因:AFLP患者常伴有低血糖,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糖代谢紊乱所致。
措施:需及时监测血糖,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等方式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以保证孕妇各器官组织的能量供应,避免因低血糖导致重要脏器功能损害。
2.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原因: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以及纤溶系统激活等因素可导致AFLP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肤瘀斑、鼻出血、阴道出血等。
措施:根据凝血功能检查结果,补充新鲜冰冻血浆、凝血因子等,以改善凝血状况,预防出血并发症。
3.肝衰竭支持治疗
原因:AFLP可导致肝衰竭,出现黄疸进行性加深、腹水、肝性脑病等表现。
措施:给予保肝、退黄等治疗,如使用甘草酸制剂等保护肝细胞;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热量、蛋白质等摄入;对于出现肝性脑病的患者,需采取降低血氨等相应治疗措施。
三、产后监护
1.母婴监测
产妇:产后仍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凝血功能、血糖等指标,因为产后病情可能有反复,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肝肾功能进一步损害等情况。同时要注意观察产妇的一般状况,如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等。
新生儿:由于AFLP可能对胎儿有一定影响,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呼吸、肤色、喂养等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如血糖、肝功能等,及时发现新生儿可能出现的异常并给予相应处理。
2.饮食与休息
产妇:产后需保证充足的休息,饮食上要给予高维生素、优质蛋白且易消化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新生儿:新生儿要注意保暖,合理喂养,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保证营养摄入,密切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
特殊人群考虑
1.高龄孕妇:高龄孕妇本身妊娠风险相对较高,发生AFLP时病情可能进展更迅速,在处理过程中需更加密切监测各项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要注重心理支持,缓解其紧张焦虑情绪,因为高龄孕妇往往心理压力更大。
2.有不良孕产史孕妇:这类孕妇发生AFLP时,需更加谨慎评估病情,在终止妊娠及产后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既往孕产史对本次妊娠的影响,加强个体化的监护和治疗,注意观察产妇的心理状态,因为不良孕产史可能导致其心理负担加重,影响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