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包括酒精摄入过量、肥胖因素、营养不良和遗传易感性,长期大量饮酒是关键因素,肥胖者易因游离脂肪酸堆积等引发,长期营养不良会致肝脏脂肪代谢转运能力下降,遗传因素会影响机体对酒精和脂肪代谢过程从而增加患病易感性。
1.酒精摄入过量:长期大量饮酒是引发酒精性脂肪肝的关键因素。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过量的酒精会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功能,影响脂肪酸的氧化和合成,导致脂肪酸在肝脏内堆积。一般来说,男性每日饮酒折合乙醇量超过40g,女性超过20g,且持续5年以上,就可能增加患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即使短期内大量饮酒(如短期内每日摄入乙醇量超过80g),也可引发急性酒精性肝炎等病变,进而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脂肪肝。从年龄角度看,不同年龄段人群对酒精的代谢能力有所差异,通常青壮年人群社交活动较多,饮酒相对更频繁,若不注意控制饮酒量,相比老年人更易因酒精摄入过量引发酒精性脂肪肝;性别方面,女性对酒精的代谢速度通常慢于男性,相同饮酒量下,女性患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相对更高;生活方式上,长期酗酒、经常参加大量饮酒的社交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都会显著增加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几率;有酒精相关疾病病史的人群,肝脏本身已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对酒精的耐受和代谢能力更差,更容易因酒精摄入引发肝脏病变,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2.肥胖因素:肥胖与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密切相关。肥胖者体内脂肪含量增多,会导致游离脂肪酸释放增加,过多的游离脂肪酸运往肝脏,超出肝脏的代谢能力,从而在肝脏内堆积形成脂肪肝。同时,肥胖常伴随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会影响肝脏的脂肪代谢,进一步促进脂肪在肝脏的沉积。在年龄方面,儿童及青少年肥胖人群若存在不良饮酒习惯,更容易引发酒精性脂肪肝;性别上,肥胖的女性在酒精作用下患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高热量饮食导致的肥胖是重要诱因,肥胖者若同时有饮酒行为,会大大增加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风险;有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如2型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代谢紊乱,再加上饮酒,更易引发酒精性脂肪肝。
3.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使肝脏对脂肪的代谢和转运能力下降。例如,缺乏蛋白质时,会导致载脂蛋白合成减少,影响脂肪从肝脏的转运,造成脂肪在肝脏堆积。年龄较小的人群若存在营养不良情况,肝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对酒精和营养不良的耐受更差,易引发酒精性脂肪肝;女性在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哺乳期等,若营养不良,肝脏代谢负担加重,加上可能存在的饮酒等不良习惯,更易患酒精性脂肪肝;生活方式上,长期节食、挑食等导致营养不良的情况,再加上饮酒,会显著增加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风险;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病史等导致营养不良的人群,肝脏功能本就受损,更容易因酒精摄入引发酒精性脂肪肝。
4.遗传易感性:个体的遗传因素也会影响酒精性脂肪肝的易感性。某些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机体对酒精的代谢、肝脏的脂肪代谢等过程。例如,某些参与酒精代谢的酶的基因变异可能导致酒精代谢速度减慢,使酒精在体内蓄积时间延长,加重对肝脏的损伤;参与脂肪代谢相关基因的变异可能影响肝脏对脂肪的处理能力。在年龄上,遗传易感性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都存在,但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家族,后代无论年龄大小都需注意避免酒精等不良因素诱发酒精性脂肪肝;性别方面,遗传易感性在男女中的表现可能因基因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总体都会增加个体患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生活方式中,即使有良好的生活方式,若存在遗传易感性,仍需警惕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有家族中亲属患酒精性脂肪肝等相关肝脏疾病的人群,更应重视遗传易感性带来的风险,积极避免酒精等致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