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损伤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半月板红区轻度撕裂、不适合手术或急性损伤早期等情况,有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措施;手术治疗适用于白区或红-白区撕裂、有交锁等影响功能的情况,包括修整术和缝合术;不同人群治疗有特点,儿童需谨慎选择治疗方式且术后康复要遵循生长特点,老年人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且手术风险高,运动员优先考虑缝合术且康复训练系统严格。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对于半月板红区的轻度撕裂,或者患者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以及急性损伤早期肿胀明显等情况可考虑非手术治疗。红区是半月板血供较好的区域,有一定的自我修复潜力。
年龄较大、合并严重全身疾病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也可先尝试非手术治疗。
2.具体措施:
休息与制动:减少患侧膝关节的活动,避免负重行走等加重半月板损伤的动作。例如,在急性期应尽量休息,可使用拐杖等辅助器具减轻患肢负重。
物理治疗:急性期可进行冰敷,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以减轻肿胀和疼痛;恢复期可采用热敷、超短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超短波治疗功率一般为80-100W,每次10-15分钟。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膝关节周围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如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每次收缩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还可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仰卧位,患侧膝关节伸直,缓慢抬高下肢,使髋关节屈曲30°左右,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每天3-4组,以增强股四头肌力量,稳定膝关节。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
半月板白区(血供差)或红-白区的撕裂,一般难以自行愈合,需手术治疗。白区的半月板组织血供极少,损伤后自我修复能力差。
半月板撕裂伴有明显的膝关节交锁、疼痛、肿胀持续不缓解,影响膝关节功能的患者。
对于年轻、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即使是红区的撕裂,如果损伤严重,影响膝关节稳定性和功能,也多建议手术治疗,以防止后期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2.手术方式
半月板修整术:适用于半月板损伤较严重,无法进行缝合的情况。通过切除损伤的半月板组织,保留尽可能多的正常半月板组织,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半月板缝合术:对于适合缝合的半月板撕裂,如红区或红-白区的撕裂,可采用半月板缝合术。根据撕裂的部位和形态,可选择不同的缝合方法,如垂直褥式缝合、水平褥式缝合等。缝合术的目的是促进半月板损伤部位的愈合,保留半月板的功能。例如,对于桶柄状撕裂等情况,可通过缝合恢复半月板的正常结构。
三、不同人群的治疗特点
1.儿童
儿童半月板撕裂相对较少见,多与外伤有关。由于儿童半月板具有一定的生长特性,治疗上需更加谨慎。一般首先尝试非手术治疗,如休息、制动、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但如果损伤严重,符合手术指征,手术方式的选择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尽量选择对半月板生长影响较小的手术方式,且术后康复训练要遵循儿童的生长特点,循序渐进,家长要密切配合医生指导儿童进行康复训练,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2.老年人
老年人半月板撕裂常合并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对于老年人的半月板撕裂,非手术治疗是基础,如休息、物理治疗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考虑手术治疗,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和膝关节的整体情况。因为老年人可能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康复也相对较慢,需要家属更多的陪伴和协助,监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等。
3.运动员
运动员半月板撕裂后,由于其对膝关节功能要求较高,需要尽快恢复运动能力。对于适合缝合的半月板撕裂,应优先考虑半月板缝合术,以最大程度保留半月板功能,利于术后尽快回归运动。术后康复训练要更加系统、严格,按照运动康复的阶段进行,包括早期的膝关节活动度训练、中期的力量训练和后期的平衡、本体感觉及专项运动能力训练等,康复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膝关节的恢复情况,根据恢复进度调整康复方案,确保运动员能够安全、有效地恢复运动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