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肋软骨炎分非特异性和感染性两类,非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前胸壁隐痛等、局部轻度肿胀、少数有低热乏力;感染性局部有红肿胀热痛及波动感、全身有高热寒战等,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特殊人群需特殊对待。
非特异性胸肋软骨炎
局部疼痛:多为前胸壁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钝痛或刺痛,有时疼痛较剧烈,疼痛可向肩背部或上臂放射,活动、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常加重。好发于第2-4肋软骨,以第2肋软骨最为常见,局部可伴有肿胀,按压时疼痛明显加剧。例如,一些患者在活动上肢或转身时会明显感觉到胸壁疼痛。
局部肿胀:部分患者可出现受累肋软骨部位轻度肿胀,触之有隆起感,但皮肤表面一般无红肿表现。这种肿胀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软骨周围组织水肿引起的。
全身症状: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但少数患者可能会有低热、乏力等表现,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感染性胸肋软骨炎
局部症状:除了有胸壁疼痛外,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疼痛较为剧烈,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肿胀明显,可触及波动感(提示有脓液形成)。感染可能是由于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如皮肤破损后细菌入侵等情况。
全身症状:全身症状较明显,常伴有高热、寒战、乏力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体温可高达39℃以上,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后引发全身炎症反应。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胸肋软骨炎的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耐受性相对较差,疼痛感觉可能更明显;女性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孕期、哺乳期,由于身体激素变化等因素,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长期伏案工作、剧烈运动的人群,发生非特异性胸肋软骨炎的风险相对较高,症状可能更易因活动等因素而加重;有胸部外伤史或局部感染病史的人群,发生感染性胸肋软骨炎的可能性增加,症状也会更符合感染性的特点。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若出现胸肋软骨炎症状,应谨慎对待,尽量优先采用非药物的缓解方式,如调整姿势等,避免随意使用药物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儿童患者发生胸肋软骨炎相对较少见,若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因为儿童的病情变化可能相对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