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由长期大量饮酒致肝代谢异常引发,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多种症状,诊断需饮酒史等结合检查,治疗需戒酒等,预防要限饮酒量;脂肪肝因多种原因致肝细胞脂肪堆积,多数无症状,诊断靠病史等结合检查,治疗针对病因等,预防要健康生活方式等,特殊人群各有特点。
脂肪肝: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病因较多,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营养不良、药物中毒、妊娠等。当肝脏对脂肪的摄取、合成、转运、分解等过程失衡时,脂肪就会在肝细胞内堆积。例如肥胖人群,由于体内脂肪储存过多,游离脂肪酸释放入血增多,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就容易导致脂肪在肝脏沉积形成脂肪肝。
临床表现
酒精肝: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或胀痛、体重减轻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黄疸(皮肤、巩膜黄染)、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等,超声检查可能发现肝脏回声增强等改变。
脂肪肝: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可有乏力、右上腹轻度不适、肝区隐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肝功能检查部分人可有转氨酶轻度升高,肝脏超声检查可见肝脏实质回声致密等脂肪肝的典型表现。
诊断方法
酒精肝:详细的饮酒史非常重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凝血功能等)以及肝脏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等)。例如肝脏活检是诊断酒精肝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一般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才考虑。通过肝脏活检可以观察肝细胞内是否有酒精性透明小体等特征性改变。
脂肪肝:同样需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是否有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相关基础疾病,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肝功能、血脂、血糖等,肝脏影像学检查是重要手段,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可作为脂肪肝的初步筛查方法,CT或MRI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有一定价值,肝脏活检也可用于确诊,但一般也是在必要时进行。
治疗与预防
酒精肝:首要的是戒酒,戒酒是治疗酒精肝的关键措施,戒酒可使轻中度酒精肝患者的肝脏病变逐渐减轻。同时给予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等,对于有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可适当使用保肝药物。预防方面就是尽量避免长期大量饮酒,男性每周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40g(相当于50度白酒不超过280ml),女性不超过70g(相当于50度白酒不超过140ml)。
脂肪肝:治疗上首先针对病因治疗,如肥胖性脂肪肝需要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来减轻体重;糖尿病性脂肪肝需要积极控制血糖;高脂血症性脂肪肝需要调节血脂等。同时要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的摄入,增加运动,控制体重。预防脂肪肝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肥胖,积极治疗相关基础疾病等。
特殊人群方面,孕妇发生脂肪肝可能危及生命,需特别关注;儿童如果是由于营养不良等原因导致脂肪肝,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发生酒精肝或脂肪肝时,病情可能进展更快,要更加重视戒酒、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以及定期体检监测肝脏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