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异物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3岁儿童,与年龄、生活方式有关,会出现呛咳史、呼吸困难(不同年龄表现有别,既往有气管疾病者症状更重)、阵发性咳嗽、声音异常等,是紧急情况,需立即送医救治,家长要注意预防。
一、呛咳史
1.年龄因素:小儿气管异物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3岁儿童,此阶段儿童好奇心强,且咀嚼功能不完善,易在进食时将小物体误吸入气管。例如,儿童在进食花生、瓜子、豆类等坚果类食物时,可能因嬉笑、哭闹等导致异物呛入气管。
2.生活方式影响:儿童在玩耍小零件(如小珠子、小纽扣等)时,可能将其放入口中,若此时不慎吸入,就会引发气管异物。
小儿在异物吸入气管后,通常会立即出现剧烈呛咳,这是因为异物刺激气管黏膜,引起气管的防御性反射。
二、呼吸困难
1.年龄与病情程度关系:不同年龄的小儿呼吸困难表现有所差异。婴幼儿气管较窄,异物梗阻时呼吸困难症状相对更明显。轻度异物梗阻时,小儿可能仅有轻度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稍急促;重度梗阻时,小儿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如吸气性呼吸困难,可表现为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明显凹陷(三凹征),同时伴有面色发绀等表现。
2.病史对呼吸困难的影响:如果小儿既往有气管、支气管疾病,如先天性气管狭窄等,发生气管异物时,呼吸困难可能会更早出现且症状更严重。
三、其他症状
1.阵发性咳嗽:异物在气管内可引起阵发性咳嗽,咳嗽时可伴有喘息声。这是因为异物刺激气管黏膜,导致气管痉挛和分泌物增加。例如,异物较小部分阻塞气管时,会出现阵发性咳嗽;当异物活动时,咳嗽症状可能会有所变化。
2.声音异常:较大的异物阻塞声门时,小儿可能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这是由于异物影响了声带的正常运动和发声功能。
小儿气管异物是一种紧急情况,一旦怀疑小儿发生气管异物,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后果。对于家长来说,要注意避免让低龄儿童接触小的危险物品,在儿童进食时要保持安静,避免逗笑、打骂等,以预防小儿气管异物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