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患者的护理包括立即建立静脉通路以快速补充血容量;病情观察要监测生命体征、出血情况等;采取休克体位增加回心血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进行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情绪,儿童和老年患者有其护理特点需特殊关注。
1.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目的:快速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状态。对于上消化道出血伴休克的患者,静脉通路的建立至关重要,能够及时输入液体、血液制品等。
具体操作:通常选择大静脉,如外周的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颈外静脉等。儿童患者由于血管较细,需选择合适的小儿静脉穿刺针,操作时要轻柔,避免反复穿刺加重患儿损伤。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血管弹性差,穿刺时需谨慎。
2.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休克患者血压会下降,心率增快,呼吸可能会增快或变浅。儿童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相对更迅速,需密切关注其心率、血压的细微变化。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要综合判断。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心率,观察呼吸频率和深度。
出血情况观察:观察呕血及黑便的颜色、量、次数。例如,呕血颜色鲜红提示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黑便呈柏油样则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表现。同时要观察患者有无头晕、乏力、心悸等贫血相关表现,以及尿量情况,尿量减少可能提示组织灌注不足。儿童患者无法准确表达自身感受,需通过观察其精神状态、面色等判断出血情况;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出血表现可能不典型,更要细致观察。
3.体位护理
采取休克体位:将患者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这样可以增加回心血量,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体位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避免因体位不当造成二次伤害;老年患者有骨质疏松等风险时,调整体位要轻柔。
4.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及血液,防止窒息。对于昏迷患者,要特别注意呼吸道的管理。儿童患者的呼吸道相对狭窄,更要注意保持通畅,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
5.心理护理
安抚患者情绪:由于病情危急,患者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安慰,缓解其焦虑情绪。儿童患者可能因环境陌生、身体不适而哭闹,护理人员要通过轻柔的动作、温和的语言安抚;老年患者可能因对疾病的担忧而情绪低落,要耐心解释病情,增强其治疗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