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月宝宝缺钙可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等方面判断,临床表现有神经精神症状(睡眠不安、易惊醒哭闹、出汗多)和骨骼改变(颅骨软化、前囟门闭合延迟、方颅、出牙延迟);实验室检查血钙、血磷异常,碱性磷酸酶增高,骨密度异常;X线可见长骨骨骺端等改变,日常要保证合理饮食、充足户外活动,怀疑缺钙及时就医,避免盲目补钙。
一、临床表现方面
1.神经精神症状:9个月宝宝缺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会增高。常见表现为夜间睡眠不安稳,易惊醒、哭闹,这是因为血钙降低会使得神经肌肉兴奋性增强,宝宝难以维持深度睡眠状态。另外,宝宝出汗也比较多,尤其是在夜间入睡后头部出汗明显,汗液刺激头皮会让宝宝感觉不适,进一步加重睡眠不安。
2.骨骼改变:在骨骼方面,由于钙是骨骼发育的重要原料,宝宝可能会出现颅骨软化,用手按压宝宝的枕骨或顶骨,有乒乓球样的感觉;前囟门闭合延迟,正常宝宝前囟门在1-1.5岁闭合,缺钙时可能会延迟闭合;还可能出现方颅,即额骨、顶骨双侧向外隆起,形成方盒样头型;出牙延迟,正常宝宝4-10个月开始出牙,缺钙时出牙时间可能会推迟。
二、实验室检查方面
1.血钙:血清总钙低于1.85-1.9mmol/L(7.4-7.6mg/dl),离子钙低于1.0mmol/L(4mg/dl)时,提示可能缺钙。但血钙受多种因素影响,单次血钙正常不能完全排除缺钙,因为钙在体内有动态平衡。
2.血磷:血清磷低于1.29mmol/L(4mg/dl)也可能与缺钙相关,因为钙磷代谢密切相关,钙的吸收利用需要磷的参与等。
3.碱性磷酸酶: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常增高,这是因为骨骼中碱性磷酸酶合成增加,以促进骨骼的钙化等过程,可作为反映骨骼代谢的一个指标,但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4.骨密度检查:通过骨密度仪检测宝宝的骨密度,骨密度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标准的2个标准差以上,提示有缺钙导致的骨矿化不足情况。不过骨密度检查受宝宝体位、检查仪器等因素影响,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和准确解读。
三、X线检查方面
长骨X线片可显示骨骺端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盘增宽(>2mm),骨干脱钙,骨质稀疏,皮质变薄等,这些X线表现有助于判断骨骼的发育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缺钙引起的骨骼病变,但X线检查有一定辐射,一般是在怀疑有明显骨骼畸形等情况时才会考虑进行。
温馨提示:对于9个月宝宝判断缺钙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多方面因素。在日常护理中,要注意保证宝宝合理的饮食,适当添加富含钙的辅食,如奶制品、豆腐、鱼虾等,同时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让宝宝接受阳光照射,因为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后可合成维生素D,有助于钙的吸收。如果怀疑宝宝缺钙,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和判断,避免自行盲目判断和补钙,以免对宝宝健康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