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有典型症状(全身性和部分性惊厥)、伴随症状(发热、意识障碍、头痛呕吐、呼吸改变),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特点(婴儿期不典型、幼儿期多高热惊厥、学龄前期原因复杂),紧急处理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刺激、及时就医,预防需控制体温、积极治疗原发病,对有惊厥病史小儿要特殊护理。
一、小儿惊厥的症状表现
(一)典型症状
1.全身性惊厥:最为常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双侧肌肉强直性、阵挛性抽搐,多伴有意识丧失。发作时患儿双眼上翻或凝视、斜视,面色可发绀,部分患儿可能伴有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四肢抽动等表现,持续时间可从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例如,在一些感染引发的小儿惊厥中,可能会出现典型的全身性抽搐表现,这是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导致全身肌肉不受控制地活动。
2.部分性惊厥:表现为身体某一部分的抽搐,如一侧肢体的抽动,可伴有或不伴有意识丧失。部分性惊厥相对全身性惊厥症状可能较局限,但也需要密切关注,因为部分性惊厥可能会发展为全身性惊厥。
(二)伴随症状
1.发热:小儿惊厥很多情况下与发热相关,尤其是感染性因素引起的惊厥,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体温可高达38℃以上,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等刺激的一种免疫反应表现,而惊厥可能是发热引发大脑神经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例如,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时,体温迅速升高过程中可能出现惊厥发作。
2.意识障碍:惊厥发作时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可表现为嗜睡,重者可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的程度与惊厥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导致患儿长时间处于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状态,这是因为大脑长时间异常放电影响了神经功能的正常维持。
3.头痛、呕吐:部分患儿在惊厥发作后可能会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头痛可能是由于惊厥导致颅内压短暂变化等原因引起,呕吐则可能与惊厥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有关。比如,一些小儿热性惊厥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头痛、呕吐情况,但一般经过休息等处理后可逐渐缓解。
4.呼吸改变:惊厥发作时可能出现呼吸急促、暂停或不规则等呼吸改变。这是因为惊厥发作影响了呼吸中枢的正常功能调节。例如,严重的全身性惊厥可能导致呼吸暂停,此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以保证患儿的氧气供应。
二、不同年龄段小儿惊厥的特点
(一)婴儿期(1岁以内)
婴儿期小儿大脑发育尚不完善,惊厥表现可能不典型。常表现为轻微的面部肌肉抽动、眼球上翻、凝视,肢体呈震颤样运动等。这是因为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大脑皮质的抑制功能较差,较小的刺激就可能引发惊厥。例如,婴儿在接种疫苗后出现低热,可能会诱发不典型的惊厥表现,此时需要仔细观察婴儿的其他伴随症状来综合判断。
(二)幼儿期(1-3岁)
此阶段小儿惊厥多与高热惊厥关系密切。高热惊厥一般在体温骤升时发生,发作形式多为全身性惊厥,发作后意识恢复较快,神经系统检查多无异常。这是因为幼儿期小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和神经系统功能相对婴儿期有所发育,但仍相对脆弱,在高热刺激下容易出现惊厥发作。比如,幼儿因病毒感染导致体温迅速上升至39℃以上时,较易发生高热惊厥。
(三)学龄前期(3-6岁)
学龄前期小儿惊厥的原因相对复杂,除了高热惊厥外,还可能与癫痫、颅内感染等因素有关。惊厥表现可多样化,部分性惊厥相对较多见,且可能伴有头痛、呕吐等神经系统症状。这与该年龄段小儿接触外界环境增多,感染等其他致病因素影响增加有关。例如,学龄前期小儿如果发生颅内感染,可能会出现惊厥发作,同时伴有头痛、呕吐、发热等症状。
三、小儿惊厥的紧急处理注意事项
(一)保持呼吸道通畅
当小儿发生惊厥时,应立即将患儿侧卧,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道引起窒息。侧卧体位可以使口腔分泌物自然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儿口腔内有异物,应及时清除,但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患儿口腔黏膜等。
(二)避免刺激
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如强光、大声喧哗等。因为外界刺激可能会加重惊厥发作。例如,应将患儿转移到相对安静、光线较暗的房间进行处理。
(三)及时就医
一旦发现小儿惊厥发作,应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诊治。因为引起小儿惊厥的原因较多,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脑电图、头颅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特别是对于惊厥持续时间较长(超过5分钟)或频繁发作的患儿,更要争分夺秒送往医院,以避免对小儿的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四、小儿惊厥的预防及特殊人群提示
(一)预防措施
1.控制体温:对于有高热惊厥史的小儿,在发热初期就要积极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等)或药物降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将体温控制在合理范围,以降低高热惊厥的发生风险。因为高热是诱发小儿惊厥尤其是高热惊厥的重要因素。
2.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存在颅内感染、癫痫等基础疾病的小儿,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等,以减少惊厥发作的可能性。例如,对于癫痫患儿,规范的抗癫痫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从而减少惊厥的发生。
(二)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有惊厥病史的小儿,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其体温变化、精神状态等。家长要学习基本的惊厥急救知识,以便在惊厥发作时能正确进行初步处理。同时,在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在生活起居上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等诱发因素。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家长要更加细心呵护,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