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尖锐湿疣由HPV感染引起,通过性接触等传播,好发部位及表现多样,可通过醋酸白试验等检查,治疗用物理等方法且性伴需治;阴道炎包括细菌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滴虫性等,病因、表现、检查、治疗各有不同,妊娠期和婴幼儿女性有特殊考虑,需针对不同情况进行相应处理。
定义与病因
女性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以皮肤黏膜疣状增生性病变为主的性传播疾病。HPV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污染物等感染。
阴道炎:是阴道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的炎症,病因多样,如细菌性阴道炎主要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属于机会性感染;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可经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
临床表现
女性尖锐湿疣:好发于外阴、阴道、宫颈、肛周等部位。初期为单个或多个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逐渐增多增大,可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等外观,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瘙痒、灼痛、性交不适等。
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均匀一致,有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瘙痒、灼热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外阴瘙痒,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道感染症状。
实验室检查
女性尖锐湿疣:可通过醋酸白试验,即涂5%醋酸后病变处变白;病理检查可见特征性的挖空细胞;核酸杂交技术或PCR技术检测HPVDNA以明确是否感染及具体亚型。
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pH值>4.5;线索细胞阳性;胺试验阳性。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阴道分泌物涂片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真菌培养可明确菌种。
滴虫性阴道炎: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湿片法可找到活动的阴道毛滴虫;培养法敏感性更高。
治疗原则
女性尖锐湿疣: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电灼等)、手术治疗等,同时需注意防止复发,可配合使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性伴侣需同时检查治疗。
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选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局部或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氟康唑等,对于复发者需延长治疗疗程。
滴虫性阴道炎:主要治疗药物为甲硝唑,性伴侣需同时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特殊人群考虑
妊娠期女性:女性尖锐湿疣在妊娠期可能生长加快,需谨慎选择治疗方式,避免对胎儿造成影响;阴道炎在妊娠期若发生,需积极治疗,否则可能导致早产、胎膜早破等不良妊娠结局,用药需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婴幼儿女性:婴幼儿阴道炎多与卫生不良、外阴不洁、穿开裆裤等有关,需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由于婴幼儿用药需特别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