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询问外伤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脾破裂类型与出血程度以判定病情,治疗分非手术(适用于血流动力学稳定轻损者,需绝对卧床、监测指标、输血补液、用抗生素,恶化转手术)和手术(含修补、部分切除、切除),术后需监测生命体征、引流液,预防感染,儿童要密切观察、限制活动,老年人需管理基础病、防血栓及观察伤口愈合感染情况。
一、紧急评估与诊断
通过详细询问外伤史(如腹部受撞击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关注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体征),结合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脾破裂的类型(如真性破裂、被膜下破裂等)及腹腔内出血程度,以此判定病情严重程度。
二、治疗方案
(一)非手术治疗
适用于损伤程度较轻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需让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血压等)及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及时给予输血、补液以维持血容量稳定,同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在此过程中要严格观察腹部症状体征变化,若病情恶化则需转为手术治疗。
(二)手术治疗
1.脾修补术:针对裂口较浅、出血较少的患者,尽量保留脾脏功能。
2.脾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脾破裂局限且部分脾脏尚有活力的情况。
3.脾切除术:用于严重脾破裂无法修复或修补无效的患者,术后需注重感染防控等。
三、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心率、血压、呼吸等,留意有无再出血相关表现。
2.腹腔引流观察:关注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若引流液出现异常增多或血性改变需及时处理。
3.感染预防:合理使用抗生素,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肺部感染等风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密切观察小儿腹部症状及生命体征变化,非手术治疗时严格限制活动并加强看护,因儿童对失血耐受性较差,需更及时评估病情变化。
2.老年人: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术后需加强基础疾病管理,监测血糖、心功能等,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由于机体修复能力相对较弱,需细致观察伤口愈合及感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