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饮食调理(谷物类如粳米、蔬菜类如山药、肉类如鸡肉、豆类如黄豆等)、药膳辅助(如黄芪炖鸡、党参红枣粥)、生活方式调整(适度运动如散步、充足睡眠)来改善气虚状况,特殊人群(老年人、上班族)有相应注意事项。
蔬菜类:山药是补气佳品,《本草正》提到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可炒食、炖汤或煮粥,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合脾虚气弱、倦怠乏力者,过敏体质者需谨慎食用。
肉类:鸡肉有益气养血、健脾养胃之功,《名医别录》称鸡肉“主补五脏,益气力”,可清炖、红烧等,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感冒发热、内火偏旺、痰湿偏重者不宜食鸡肉。
豆类:黄豆能健脾宽中、益气补虚,可制成豆浆饮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痛风患者不宜大量食用黄豆。
药膳辅助
黄芪炖鸡:黄芪有补气升阳的功效,鸡肉能益气养血,两者搭配炖汤,对于气虚引起的神疲乏力、食少便溏等有改善作用。一般人群可食用,但实证及阴虚阳亢者忌服黄芪,感冒发热病人不宜食用。
党参红枣粥:党参能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红枣可补中益气,粳米健脾和胃,三者煮粥适合气虚体质者,糖尿病患者需慎用红枣。
生活方式调整
适度运动:气虚者适合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每次30分钟左右,每周3-5次,能增强心肺功能,提升气血运行能力,但运动时要注意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体质虚弱者初始运动时间和强度应适当降低。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时身体处于修复和气血调养状态,有利于改善气虚状况,熬夜会加重气虚,应尽量避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气虚往往伴有脏腑功能衰退,在饮食调理上可适当增加易于消化吸收的补气食物,如山药泥等,运动方面可选择太极拳等舒缓运动,幅度不宜过大,且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加重气虚;在药膳选择上需咨询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上班族:上班族长期久坐、劳累易导致气虚,饮食上可准备一些补气的小零食,如黄芪片泡水等,利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缓解身体疲劳,改善气虚状态,同时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