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间产后腰痛与孕期身体重心改变、产后哺乳姿势不当、激素水平变化等有关,可通过正确姿势(哺乳和休息时保持正确姿势)、适当运动(产后康复操、散步)、物理治疗辅助(热敷、按摩)缓解,哺乳期妈妈要注意哺乳安全,高龄产妇更要综合调理,若长时间不缓解或伴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并进一步治疗。
非药物缓解方法
正确姿势
哺乳姿势:哺乳时应选择舒适的座椅,将宝宝置于合适高度,使宝宝头部、肩部与身体呈一条直线,妈妈腰部可垫靠枕,保持腰部自然曲线,避免弯腰、扭腰。
休息姿势:休息时尽量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侧卧位可双膝弯曲,平卧位可在膝盖下方垫软枕,使腰部肌肉放松。
适当运动
产后康复操:产后身体状况允许时,可进行简单的产后康复操,如凯格尔运动配合腰部轻度伸展运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例如每天分多次进行,每次5-10分钟,逐渐增加运动时间和幅度。
散步:产后一周左右可在室内缓慢散步,每天1-2次,每次15-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部肌肉紧张,但要避免在凹凸不平或湿滑地面行走,防止摔倒。
物理治疗辅助
热敷:用温毛巾或热水袋热敷腰部,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能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
按摩:家人可在妈妈腰部进行轻柔按摩,从腰部两侧向中间轻轻揉按,力度以妈妈感觉舒适为宜,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但要注意避免在腰部有明显伤痛或皮肤破损处按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哺乳期妈妈:在采取上述方法缓解腰痛时,要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的药物或治疗方法,所有的非药物干预措施都应在不影响哺乳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产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出现腰痛时更要注重综合调理,除上述方法外,可适当增加营养摄入,保证蛋白质、钙等营养素充足,如多吃牛奶、鸡蛋、鱼虾等食物,同时要更密切关注腰部状况,若腰痛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如果月子期间腰痛通过上述方法长时间未见缓解,或伴有下肢麻木、疼痛、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是否存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其他疾病,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