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破裂是腹部外伤常见急症分外伤性和病理性,外伤性由外界暴力致,病理性因脾病变或血液疾病引发,外伤性多有明确外伤史短时间左上腹腹痛等,病理性起病隐匿先有原发病表现,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超声、CT等影像学,治疗分保守(卧床等支持)和手术(修补或切除),儿童需防碰撞、老人防外伤、孕期防腹部撞击需及时排查。
一、定义
脾破裂是指脾脏因各种原因发生破裂出血的病理状态,是腹部外伤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可分为外伤性脾破裂和病理性脾破裂。
二、病因
(一)外伤性脾破裂
多由外界暴力作用所致,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暴力击打等,外力直接作用于腹部或躯体传导力量冲击脾脏,导致脾脏组织破裂出血。
(二)病理性脾破裂
脾脏本身存在病变时易发生破裂,例如因疟疾、血吸虫病等疾病导致脾脏病理性肿大,此时脾脏质地变脆,轻微外力或自身病理进展即可引发破裂;此外,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也可能增加脾破裂风险。
三、临床表现
(一)外伤性脾破裂
多有明确外伤史,受伤后短时间内可出现腹痛,初始疼痛常位于左上腹,随腹腔内出血量增多,血液刺激腹膜可导致全腹疼痛,同时可能伴有失血性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尿量减少等。
(二)病理性脾破裂
起病相对隐匿,可能先有原发病相关表现,如疟疾患者会有发热、寒战等表现,随着脾脏破裂,逐渐出现腹痛、失血相关症状,症状出现相对较缓,但一旦发生破裂,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四、诊断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外伤史(针对外伤性脾破裂)或原发病情况(针对病理性脾破裂)。
(二)体格检查
可能发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若出血量较大,还可触及腹部包块,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可能出现异常变化。
(三)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初步观察脾脏形态、有无破裂及腹腔内积液情况;CT检查能更清晰显示脾脏破裂的部位、程度及腹腔内积血状况,是诊断脾破裂的重要影像学依据。
五、治疗
(一)保守治疗
适用于破裂程度较轻、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密切监测血常规、血压、心率等指标,同时给予止血、补液等支持治疗,观察病情变化。
(二)手术治疗
对于破裂严重、出血量大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脾修补术(适用于裂口较浅、出血不多的情况)、脾切除术(适用于脾脏广泛破裂或无法修补的情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活泼好动,对外力伤害的防护意识较弱,需避免剧烈碰撞等可能导致腹部受伤的行为,若出现腹部不适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脾破裂。
(二)老年人
老年人可能伴有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自身反应相对迟钝,一旦发生外伤更易引发脾破裂,且病情变化可能较快,需格外注意避免外伤,受伤后要及时就诊。
(三)孕期女性
孕期女性腹部受撞击风险较高,若发生腹部撞击等情况,需警惕脾破裂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