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尖周炎是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由牙髓病发展而来,分为急性和慢性,病因有感染、创伤、化学刺激等,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诊断,治疗原则为急性根尖周炎应急处理后后续根管治疗等,慢性根尖周炎主要行根管治疗术,病变大的配合根尖手术等治疗
一、根尖周炎的定义
根尖周炎是指发生在牙根尖周围组织,如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等的炎症性疾病。它通常是由于牙髓病发展而来,当牙髓内的感染物质通过根尖孔向根尖周围组织扩散时,就会引发根尖周炎。
二、根尖周炎的分类及表现
(一)急性根尖周炎
1.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
初期患牙有轻微疼痛,咬紧患牙时疼痛可暂时缓解,这是因为根尖周组织充血,压力增加,咬合时能稍微缓解压力。随着病情发展,疼痛逐渐加重,患牙有浮起感,不敢咬合,患者能明确指出患牙位置。此阶段在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不同性别无明显差异,生活方式如口腔卫生不良、长期食用刺激性食物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有龋齿等病史的人群更易发病。
2.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可分为根尖周脓肿、骨膜下脓肿、黏膜下脓肿三个阶段。根尖周脓肿时,患牙持续性、剧烈性跳痛,伸长感加重,不敢咬合,疼痛范围局限于患牙根部,患者痛苦面容;骨膜下脓肿时,疼痛达到高峰,患者痛苦不堪,患牙松动明显,牙龈红肿,有压痛,相应面部可出现肿胀;黏膜下脓肿时,脓肿已达黏膜下,疼痛明显减轻,但局部肿胀更明显,扪诊有波动感,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等因素与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类似,只是病情更严重。
(二)慢性根尖周炎
1.慢性根尖周肉芽肿
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咀嚼不适,患牙多有龋齿、充填体或其他牙体硬组织病变,X线检查可见根尖部有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阴影,边界清楚,周围骨质正常或稍显致密。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不良、有牙髓病史的人群易患。
2.慢性根尖周脓肿
多无自觉症状,患牙可有反复肿胀史,牙龈上可见窦道开口,挤压窦道可有脓性分泌物排出,X线检查显示根尖部边界模糊的不规则低密度阴影,周围骨质较疏松。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等因素与慢性根尖周肉芽肿相似。
3.慢性根尖周囊肿
生长缓慢,一般无自觉症状,囊肿较大时可使患牙唇颊侧牙龈隆起,X线检查可见根尖部有较大的圆形低密度阴影,边界清楚,有一圈致密骨白线围绕,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相关生活方式及病史因素同前。
三、根尖周炎的病因
(一)感染因素
主要是牙髓感染,常见的是深龋、牙髓暴露等情况,细菌及其毒素通过根尖孔扩散到根尖周围组织。例如,龋齿没有及时治疗,细菌逐渐侵入牙髓,进而引发根尖周炎。不同年龄人群由于口腔卫生维护情况不同,感染发生的概率有差异,儿童若口腔卫生差,易患龋齿,从而增加根尖周炎风险;老年人牙齿磨损严重,也易发生牙髓感染导致根尖周炎。
(二)创伤因素
包括咬合创伤,如咀嚼硬物、不良的咬合习惯等,使根尖周组织受到创伤,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炎症发生。不同性别在咬合习惯上可能有一定差异,生活方式中经常食用硬物的人群更易出现咬合创伤进而引发根尖周炎,有外伤史的人群根尖周组织可能已存在潜在损伤,更易发病。
(三)化学刺激
根管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刺激,如亚砷酸等,若超出根尖孔,可引起根尖周组织的化学性炎症。在进行根管治疗时,医生操作不当可能导致这种情况发生,不同年龄患者对药物刺激的反应可能不同,儿童由于牙髓组织相对疏松,可能更易受到刺激影响。
四、根尖周炎的诊断
(一)临床检查
通过视诊观察患牙的颜色、外形,有无龋坏、充填体等;触诊检查患牙的松动度、根尖部的压痛情况;叩诊检查患牙对叩击的反应,区分是急性还是慢性根尖周炎等。不同年龄患者的配合程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更耐心的检查方式。
(二)X线检查
X线片是诊断根尖周炎的重要手段,可观察根尖周组织的影像变化,如有无低密度阴影、骨质破坏情况等。不同年龄患者拍摄X线片的辐射影响需考虑,儿童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辐射,但对于诊断根尖周炎是必要的检查。
五、根尖周炎的治疗原则
(一)急性根尖周炎
1.应急处理
首先要缓解疼痛和消除肿胀,可通过开髓引流,开通髓腔引流通道,使根尖周的渗出物或脓液通过根管引流到口腔,缓解疼痛;对于骨膜下或黏膜下脓肿,需切开引流,排出脓液。不同年龄患者在开髓引流和切开引流时的操作要注意轻柔,儿童患者更需谨慎,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后续治疗
急性症状缓解后,根据患牙的情况进行根管治疗等彻底的牙髓病治疗,消除感染源,促进根尖周组织的愈合。
(二)慢性根尖周炎
主要采用根管治疗术,通过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严密充填根管,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对于一些病变较大的慢性根尖周囊肿等,可能需要配合根尖手术等治疗方法。不同年龄患者在根管治疗过程中的耐受性不同,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在舒适化治疗方面多做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