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可通过高血糖状态损伤肾小球、肾小动脉硬化影响肾脏血液供应、肾脏微血管血栓形成阻碍肾脏血流等机制引发肾衰竭,不同年龄段、性别患者及有不同生活方式、合并症等情况的患者受影响程度有差异,不良生活方式、长期高血糖未控等会加快肾衰竭进程。
肾小动脉硬化影响肾脏血液供应
糖尿病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包括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的硬化。高血糖导致血管壁细胞损伤,细胞外基质增多,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肾脏的血液供应受到影响,肾小球灌注压改变,肾小球处于高滤过状态,进一步加重肾小球的损伤。随着病情进展,肾小动脉硬化逐渐加重,肾脏实质的血液供应持续减少,肾脏组织缺血缺氧,促使肾脏间质纤维化,肾小管功能也逐渐受损,最终影响整个肾脏的排泄和内分泌等功能,导致肾衰竭。年轻糖尿病患者若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吸烟等,会使肾小动脉硬化进展更快;女性糖尿病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因身体代谢变化影响肾小动脉硬化的进程;有高血压等其他合并症的糖尿病患者,肾小动脉硬化情况往往更严重,会加速肾衰竭的发生。
肾脏微血管血栓形成阻碍肾脏血流
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高凝状态,高血糖使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黏附、聚集能力增强,同时凝血因子活性增加,纤溶系统功能减退,容易形成微血栓。肾脏的微血管管径细小,更容易发生血栓阻塞。肾微血管血栓形成后,会进一步阻断肾脏局部的血流,导致肾组织缺血坏死,肾小球、肾小管等结构因缺血而功能丧失,加重肾脏的损伤,最终发展为肾衰竭。儿童糖尿病患者若存在凝血功能先天异常的潜在因素,在高血糖作用下更易发生肾微血管血栓;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等因素,微血栓形成的风险更高;男性糖尿病患者在患有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等情况下,可能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的关联,增加肾微血管血栓形成的几率;有糖尿病肾病前期表现的患者,肾微血管血栓形成会加速肾衰竭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