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罕见但严重的分娩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8000-1/80000次分娩,分娩相关因素(高龄、多胎、急产、胎膜早破等)、产妇个体差异会影响其发生率,高龄产妇、有妊娠合并症产妇发生风险更高,其病情凶险需产科医护重视并加强监测救治。
影响羊水栓塞发生率的因素
分娩相关因素:高龄产妇(年龄≥35岁)、多胎妊娠、急产、胎膜早破等情况可能会对羊水栓塞的发生率产生影响。高龄产妇的机体状态、生殖系统的生理变化等因素可能使羊水更容易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多胎妊娠时子宫张力较大,胎膜破裂的风险相对较高,增加了羊水进入母体的机会;急产过程中宫颈和子宫下段扩张迅速,胎膜破裂后羊水更易快速进入母体血循环;胎膜早破时,羊水直接与宫颈黏膜下静脉窦接触,增加了羊水栓塞发生的可能性。
产妇个体差异:一些产妇可能存在自身的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这也可能影响羊水栓塞的发生概率。例如,某些产妇的凝血功能可能相对不稳定,当羊水进入母体后,更容易引发凝血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羊水栓塞的实际发生情况。
特殊人群的相关情况
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相对较高,这是因为随着年龄增长,产妇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包括子宫肌层的弹性、凝血功能等方面都可能出现变化。在分娩过程中,一旦发生羊水栓塞,病情往往进展较为迅速,需要医护人员更加密切地监测和做好充分的急救准备。
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前置胎盘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也可能增加。例如,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可能存在损伤,使得羊水成分更容易进入受损的血管,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前置胎盘时胎盘附着位置异常,分娩过程中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羊水进入后更易导致严重后果。
羊水栓塞的发生率虽然较低,但一旦发生,病情凶险,对母婴生命健康威胁极大,需要引起产科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在分娩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