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生发展重要危险因素,其发展为糖尿病机制是胰腺β细胞先代偿分泌更多胰岛素,后功能受损致血糖升高;影响因素有年龄、生活方式(饮食、运动)、病史,存在胰岛素抵抗人群尤其是有不利因素者要积极改善,特殊人群需密切关注或纠正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发展为糖尿病的机制
当出现胰岛素抵抗时,胰腺β细胞会代偿性分泌更多胰岛素,以试图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然而,长期的高负荷工作会使β细胞功能逐渐受损,无法持续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最终血糖就会升高,发展为2型糖尿病。例如,有研究发现,在胰岛素抵抗的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约有一定比例会进展为2型糖尿病,这与β细胞功能的逐渐衰竭密切相关。
影响胰岛素抵抗向糖尿病发展的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包括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相关的生理过程。老年人胰岛素抵抗更容易向糖尿病转化,因为其β细胞功能本身随着年龄增长有自然下降的趋势,再加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双重因素作用下更易发病。
生活方式
饮食:长期高热量、高糖、高脂肪饮食会加重胰岛素抵抗。比如长期大量摄入甜食,会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一步降低,同时刺激β细胞过度分泌,增加了β细胞功能衰竭的风险,从而促进向糖尿病发展。
运动:缺乏运动的人胰岛素抵抗往往更严重。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长期不运动的人,身体代谢能力下降,胰岛素抵抗难以缓解,进而增加了发展为糖尿病的可能性。
病史:有家族糖尿病史的人,存在胰岛素抵抗时更易发展为糖尿病。因为遗传因素使得他们的身体在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先天缺陷,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血糖调控失衡。
对于存在胰岛素抵抗的人群,尤其是有上述不利因素的人群,要积极采取措施改善胰岛素抵抗,如通过合理饮食、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来降低发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更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儿童青少年若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胰岛素抵抗,要及时纠正生活方式,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