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易发生于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及曾有该病史的人群,老年人群因器官功能衰退、饮水不足、治疗依从性差及病史等易发病,2型糖尿病患者因年龄相关、生活方式不良及病史等易发病,曾有病史者再次发病风险高。
1.老年人群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包括肾脏的浓缩功能等。一般来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发生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例如,老年人体内的胰岛素分泌及作用、血糖调节等功能都不如年轻人,当遇到应激情况时,如感染、急性胃肠炎导致的失水等,就更容易出现高渗性的状态。
生活方式: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饮水不足的情况,这与他们的认知、行动不便等因素有关。而且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可能治疗依从性较差,不能规律监测血糖和合理用药,在面对感染等应激时,血糖容易失控,进而引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病史:有糖尿病病史的老年人,如果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且存在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等情况,发生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风险更高。例如,合并有糖尿病肾病的老年人,肾脏对血糖的调节及水分代谢等功能受到影响,更易出现高渗状态。
2.2型糖尿病患者
年龄相关: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但也有年轻化趋势。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进展,自身的血糖调节机制逐渐失衡。
生活方式: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存在不良的生活方式,如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等,会进一步影响血糖的控制。比如长期摄入高糖、高脂食物,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在遇到感染等应激时,就容易诱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病史: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理想,尤其是合并有神经病变导致口渴中枢不敏感,不能及时感知口渴而饮水不足时,更易发生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3.曾有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史的人群
再次发病风险:曾经发生过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患者,再次发生的风险明显高于无此病史的糖尿病患者。因为他们的身体已经经历过一次高渗状态的病理过程,体内的血糖调节、渗透压调节等机制可能存在更严重的紊乱,当再次遇到类似的应激因素,如感染、血糖控制不佳等情况时,更容易再次引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