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有腹痛(初始为上腹部或脐周痛,数小时后转移固定右下腹,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胃肠道症状(早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全身症状(发热、乏力,穿孔坏疽时体温更高,儿童发热明显、老年人不显著)、体征(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小儿腹肌紧张可能不明显但压痛反跳痛重要)等症状表现。
一、腹痛
初始表现:多数患者初始为上腹部或脐周疼痛,这是因为阑尾的神经受内脏神经支配,内脏神经定位不精确。这种疼痛具有转移性,一般经过数小时(6-8小时)后,疼痛会转移并固定在右下腹,此为急性阑尾炎的典型表现,但也有部分患者一开始就直接出现右下腹疼痛。不同年龄段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以哭闹等行为异常来提示腹痛;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降低,腹痛可能不典型。
二、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早期就可能出现,这是由于阑尾炎症刺激胃肠道,引起反射性恶心、呕吐。婴幼儿患者可能因频繁呕吐导致脱水等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其液体平衡。
食欲减退:患者通常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这是因为炎症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消化功能受到抑制。
三、全身症状
发热:一般体温在38℃左右,若阑尾出现穿孔、坏疽等情况,体温可升高至39℃甚至更高。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对于儿童来说,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变化较快;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发热可能不显著,但病情往往进展较快,需要特别警惕。
乏力:患者会感到全身疲倦、无力,这是因为炎症反应消耗机体能量,以及毒素吸收等因素导致。
四、体征
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但压痛的程度因人而异,肥胖患者可能压痛不明显,但反跳痛往往较明显。
反跳痛:当医生按压右下腹后迅速抬手时,患者会感到疼痛加剧,这提示阑尾炎症刺激了腹膜。
腹肌紧张:部分患者会出现右下腹腹肌紧张,这是腹膜刺激征的表现之一,说明阑尾炎症较严重,可能已经累及壁层腹膜。在小儿急性阑尾炎中,由于小儿大网膜发育不全,腹肌紧张可能不明显,但压痛和反跳痛是重要的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