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羊水栓塞发生率约4-6/10万,高龄、多胎妊娠等产妇及剖腹产操作易致其发生,发病迅猛,可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危害大,需产前全面评估、产时密切监测与积极救治防范。
一、剖腹产羊水栓塞的发生概率
剖腹产羊水栓塞是一种相对罕见但非常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其发生概率较低。据相关统计数据,在剖腹产产妇中羊水栓塞的发生率大约为4-6/10万左右。不过,尽管概率低,但一旦发生,病情往往十分凶险,需要高度重视。
二、导致剖腹产羊水栓塞的相关因素
1.产妇自身因素
年龄:高龄产妇(年龄≥35岁)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产妇的机体状态、身体机能等发生变化,可能使羊水有更多机会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例如,有研究发现高龄产妇中羊水栓塞的发生率较适龄产妇有所升高。
妊娠相关情况:如多胎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情况。多胎妊娠时子宫张力较高,胎盘容易出现异常情况,增加了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的可能;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时,子宫血窦开放,羊水更易通过受损的血窦进入母体循环。
2.剖腹产操作相关因素
剖腹产过程中子宫壁血窦开放,羊水有可能通过子宫血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例如,在子宫切口处,羊水可能随着子宫收缩等情况进入开放的血窦,进而引发羊水栓塞。
三、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1.临床表现
羊水栓塞发病迅猛,可能在产妇剖宫产过程中或产后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初期可能表现为突发的呼吸困难、发绀,随后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如伤口大量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还可能伴有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
2.危害
羊水栓塞病情进展迅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对产妇的生命威胁极大。如果不能及时救治,产妇的死亡率较高。同时,即使抢救成功,也可能对产妇的身体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如脏器功能受损等。
四、针对剖腹产羊水栓塞的防范措施
1.产前评估
对于产妇进行全面的产前评估,包括详细了解产妇的年龄、妊娠史、此次妊娠的相关情况等。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产妇,如高龄、多胎妊娠、前置胎盘等,提前做好应对羊水栓塞的准备。
2.产时监测与处理
在剖腹产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如产妇出现呼吸困难等疑似羊水栓塞的表现,要立即启动紧急救治预案,迅速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抗过敏、抗休克、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等。
总之,剖腹产羊水栓塞虽然发生概率较低,但因其严重的危害性,需要在产前、产时进行全面的评估、监测和积极的防范与救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