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偏头痛受激素变化、生理变化、心理因素及其他因素影响,孕期早期雌激素等波动、中晚期胎盘激素等影响;血容量增加、体重姿势改变等生理变化;焦虑压力、睡眠质量下降等心理因素;饮食、既往病史等其他因素均会增加孕期偏头痛发生风险,如怀孕前3月雌激素快速升高致20%-30%孕妇出现症状,约40%-50%孕期偏头痛患者有焦虑情绪,有孕前偏头痛病史孕妇孕期复发率约30%-40%等。
孕期中晚期:到了孕期中晚期,胎盘会分泌一些激素,这些激素也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进而诱发偏头痛。此外,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还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改变与偏头痛的发生密切相关。
生理变化因素
血流量改变:怀孕时,孕妇的血容量会增加,心脏需要泵出更多的血液来满足胎儿和自身的需求。这种血容量的增加可能会使脑部的血流量发生变化,当脑部血管受到这种变化的影响时,就有可能引发偏头痛。一般来说,孕妇的血容量在孕期会增加30%-50%,这种变化在怀孕中期较为明显,部分孕妇可能在此时出现偏头痛。
体重增加与姿势改变:随着孕期进展,孕妇体重逐渐增加,这可能会改变身体的姿势和重心。例如,为了保持平衡,孕妇可能会不自觉地改变走路姿势或站立姿势,这可能会导致颈部、肩部肌肉紧张,进而引发牵涉性头痛,部分情况下这种头痛可能表现为偏头痛的特点。而且,体重增加还可能对脊柱和骨盆产生影响,间接影响头部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
心理因素
焦虑与压力:怀孕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生活事件,孕妇可能会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如对胎儿健康的担忧、对分娩的恐惧、角色转变的不适应等。长期的焦虑和压力状态会导致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调,例如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的变化会影响血管的张力和神经的敏感性,从而增加偏头痛的发生风险。有调查显示,约40%-50%的孕期偏头痛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
睡眠质量下降:孕期由于身体不适(如尿频、腰酸背痛等)、心理因素等,孕妇的睡眠质量往往会下降。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功能调节,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进而诱发偏头痛。研究发现,睡眠障碍的孕妇发生偏头痛的概率比睡眠良好的孕妇高出约2-3倍。
其他因素
饮食因素:孕期孕妇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发生改变,如果孕妇摄入了一些可能诱发偏头痛的食物,如含有酪氨酸的奶酪、巧克力,含有亚硝酸盐的腌制食品等,就可能引发偏头痛。此外,饮食中缺乏某些营养素,如镁等,也可能增加偏头痛的发生风险。镁对于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和血管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孕期镁摄入不足可能影响脑血管的正常功能。
既往偏头痛病史:如果孕妇在怀孕前就有偏头痛病史,那么怀孕后偏头痛复发的可能性会增加。这是因为既往的偏头痛病理生理基础仍然存在,怀孕后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可能会触发偏头痛的再次发作。有资料显示,约30%-40%有孕前偏头痛病史的孕妇在孕期会复发偏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