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在不同时期、不同性别、不同生活方式及有相关病史时表现不同。婴幼儿期多以泌尿系统感染为常见表现且可影响生长发育;儿童期有泌尿系统感染不典型表现、肾脏瘢痕形成等;男性与女性表现有差异,女性因尿道短感染发生率更高;饮水少、卫生习惯不良会影响;既往有泌尿系统感染史或家族有相关病史者发病风险高。
一、临床表现
(一)婴幼儿期表现
1.泌尿系统感染相关表现
婴幼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最常见的表现是泌尿系统感染。由于反流使得细菌容易在膀胱内残留并逆行向上感染肾脏,患儿可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甚至更高,发热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同时还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小婴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非特异症状。另外,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导致肾脏局部炎症,严重时可出现肾区压痛等表现。例如,有研究表明,约50%-60%的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婴幼儿以泌尿系统感染为首发表现就诊。
2.生长发育相关表现
长期反复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可能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因为肾脏反复受到感染等不良刺激,影响肾脏正常的生长代谢,可能出现体重增长缓慢、身高低于同年龄正常儿童等情况。这是由于肾脏功能受到一定损害后,机体的营养代谢、内分泌等功能可能受到牵连,从而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进程。
(二)儿童期表现
1.泌尿系统感染相关表现
儿童期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仍可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症状,但相对婴幼儿期可能表现稍不典型。部分儿童可能表现为反复的低热,或者无明显发热但有腰部不适、腹痛等表现。同时,泌尿系统感染可能导致慢性肾盂肾炎,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高血压,这是因为肾脏局部缺血等因素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血压升高。例如,有研究发现,约30%的儿童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表现,且多在反复泌尿系统感染后逐渐出现。
2.肾脏相关表现
长期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可导致肾脏瘢痕形成。通过肾脏超声等检查可发现肾脏皮质回声增强、肾脏形态改变等。严重的肾脏瘢痕形成可能影响肾脏的浓缩功能等,患儿可出现夜尿增多等表现。另外,双侧严重的膀胱输尿管反流可能影响肾功能,导致肾功能减退,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升高,进而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尿毒症前期表现。
(三)不同性别表现差异
1.男性患儿表现
男性患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临床表现与女性患儿在感染等方面无本质差异,但由于男性尿道较长等解剖特点,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可能相对女性稍低,但一旦发生感染,其表现与女性相似,如发热、尿路刺激症状等。在肾脏瘢痕形成等肾脏相关表现上,男女患儿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总体上长期反流对肾脏的损害是相似的。
2.女性患儿表现
女性患儿由于尿道短等解剖因素,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时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研究显示,女性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较男性高约2-3倍。在感染相关表现上,女性患儿可能更易出现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且感染复发率相对较高,这与女性尿道解剖结构特点密切相关,短而直的尿道使得细菌更容易逆行感染。
(四)不同生活方式影响
1.饮水过少
如果患儿生活中饮水过少,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尿液对尿路的冲刷作用减弱,细菌更容易在尿路滋生,从而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风险,而泌尿系统感染是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常见的临床表现相关因素。例如,长期饮水过少的患儿,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比正常饮水患儿高约40%。所以,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排尿,有助于减少细菌在尿路的停留时间,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概率,从而减轻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相关的感染表现。
2.卫生习惯不良
不良的卫生习惯,如不注意会阴部清洁等,会增加细菌污染尿路的机会。对于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不注意会阴部卫生会使细菌更容易通过尿道进入膀胱,进而导致反流时细菌逆行感染肾脏,加重泌尿系统感染等临床表现。因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对于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非常重要,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感染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五)病史相关表现
1.既往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
既往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的患儿,发生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且既往感染的次数越多、感染程度越重,发生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可能性越大。并且在既往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的基础上,患儿更容易出现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表现,因为反流的存在使得感染更容易复发。例如,有过3次及以上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的患儿,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发生率较无泌尿系统感染病史患儿高约5倍。所以对于既往有泌尿系统感染病史的患儿,需要高度警惕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可能,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等,以明确是否存在反流情况。
2.家族中有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病史
家族中有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病史的患儿,其自身发生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的风险会增加。这是因为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若家族中有相关病史,患儿携带相关致病基因的概率升高。此类患儿在临床表现上可能与散发的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无明显差异,但需要更密切地进行监测,如定期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反流情况并进行干预,因为有家族史的患儿往往发病年龄可能更早或者病情进展可能相对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