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肾盂癌是肾盂癌的一种,多见于50-70岁中老年人,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病理上显微镜下有特定表现且分等级,临床表现有血尿、腰痛、腹部肿块等,诊断靠影像学、尿液细胞学、输尿管镜等检查,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等,预后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患者身体状况等有关,需综合考虑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一、浸润性肾盂癌的定义
浸润性肾盂癌是肾盂癌的一种类型,肾盂癌是发生在肾盂或肾盏上皮的肿瘤,浸润性肾盂癌是指肿瘤细胞突破肾盂黏膜上皮基底膜,向深部组织浸润生长的恶性肿瘤。它起源于肾盂移行上皮,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会不断侵袭周围组织,并可能发生转移。
二、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年龄因素:多见于50-70岁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细胞的基因突变等概率增加,肾脏等器官的细胞发生恶性转化的风险也随之升高。例如,有研究统计显示,浸润性肾盂癌的发病高峰年龄在50-70岁区间,这可能与长期的细胞损伤修复过程中积累的遗传突变有关。
生活方式因素:长期吸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损伤肾盂黏膜上皮细胞的DNA,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恶变。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染料、橡胶制造业中的化学物质,也会增加患浸润性肾盂癌的风险,这些化学物质可经皮肤接触或呼吸道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和遗传信息传递。
病史因素:患有慢性肾盂肾炎的患者,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肾盂黏膜反复受损、修复,在此过程中细胞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进而增加发展为浸润性肾盂癌的可能性。另外,有肾盂结石的患者,结石长期刺激肾盂黏膜,也可能导致黏膜上皮的不典型增生,逐渐发展为浸润性肾盂癌。
三、病理特征
显微镜下表现:在显微镜下可见肿瘤细胞呈不规则的条索状、巢状或腺样排列,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核大深染,核分裂象多见。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生长,间质可见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等反应。
组织学分级: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高分化的浸润性肾盂癌肿瘤细胞形态相对接近正常移行上皮细胞,但仍有一定的异型性;中分化的细胞异型性较明显;低分化的细胞异型性显著,恶性程度高,增殖能力强,更易发生转移。
四、临床表现
血尿:是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可呈间歇性发作,有时血尿可自行停止,但不久又会复发。这是由于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血管破裂出血所致,血尿的严重程度与肿瘤的大小、分期等不一定成正比。
腰痛:肿瘤生长增大,可引起肾盂积水,导致腰部胀痛不适。当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神经时,可出现持续性的腰部剧痛。
腹部肿块:当肿瘤较大或发生肾盂积水时,可在腹部触及肿块,肿块质地硬,表面不光滑,活动度差。
五、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能发现肾盂内的占位性病变,表现为肾盂内的低回声或不均匀回声团块,可观察到肿瘤的大小、位置以及是否有肾盂积水等情况,但对于较小的肿瘤或与肾盂内其他病变鉴别有一定局限性。
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肾盂内肿瘤的形态、大小、浸润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发现区域淋巴结是否肿大及有无远处转移等,是诊断浸润性肾盂癌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例如,CT增强扫描可显示肿瘤的强化特点,有助于与肾盂内其他良性病变鉴别。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在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判断肾静脉及下腔静脉有无瘤栓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对于诊断浸润性肾盂癌及其分期有重要价值。
尿液细胞学检查:收集尿液查找肿瘤细胞,若能找到恶性肿瘤细胞,对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但阳性率不是很高,且容易受到一些因素干扰,如炎症等可导致假阳性结果。
输尿管镜及肾盂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肾盂内肿瘤的形态、部位,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是确诊浸润性肾盂癌的可靠方法,但属于有创检查,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六、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是浸润性肾盂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于早期患者,通常采用根治性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包括患肾、全长输尿管及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以彻底切除肿瘤及可能受侵犯的组织。对于晚期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手术减瘤等姑息性手术,以缓解症状。
放疗: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对于无法手术切除或术后有残留病灶的患者,可采用放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但放疗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膀胱炎、放射性肠炎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
化疗:多用于晚期或转移性浸润性肾盂癌的治疗,可采用全身化疗或局部灌注化疗等方式。化疗药物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但也会引起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七、预后相关因素
肿瘤分期:早期浸润性肾盂癌(如肿瘤局限于肾盂黏膜下层以内)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而晚期患者(肿瘤已侵犯周围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
病理分级:高分化的浸润性肾盂癌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预后较好;低分化的预后较差,肿瘤容易复发和转移。
患者身体状况: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也会影响预后,一般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好,预后相对更优。
总之,浸润性肾盂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泌尿系统肿瘤,了解其相关的发病因素、病理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实践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各种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