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脑病症状有哪些

来源:民福康

缺血缺氧性脑病会引发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惊厥、呼吸异常、眼部症状等多方面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如新生儿、婴幼儿及儿童)和特殊人群(如早产儿)有不同症状特点。具体而言,意识障碍分轻、中、重度,表现各异;肌张力有增高和减低情况;原始反射如拥抱、吸吮反射可异常;惊厥有多种发作形式和频率;呼吸存在节律和深浅度异常;眼部有瞳孔改变和眼球运动异常;新生儿有体温不稳定、前囟张力增高等特点;婴幼儿及儿童症状有自身特点;早产儿症状更不典型且病情变化快。

一、意识障碍相关症状

1.轻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可能仅表现为轻度的意识障碍,如易激惹,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较灵敏,但较正常状态下稍显兴奋过度;新生儿可能出现肌张力正常或稍增高的情况,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尚可,哺乳等基本生理活动受影响相对较小,此阶段通过及时干预预后相对较好,与新生儿自身的神经发育代偿能力以及缺氧缺血的程度、持续时间等因素相关,若缺氧缺血程度较轻且持续时间短,通过改善氧供等措施较易恢复正常意识状态及神经功能。

2.中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患儿处于睡眠增多的状态,但还可被唤醒,唤醒后能进行简单的应答,但应答反应较迟钝;肌张力可能出现减低的情况,比如肢体活动较正常时无力,原始反射也会有异常改变,如拥抱反射、吸吮反射等减弱,这与脑组织受损导致神经调控肌张力及反射的功能异常有关,其预后与治疗干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密切相关,若治疗不及时可能进展为重度意识障碍表现。

3.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会出现昏迷状态,对外界刺激几乎无反应,呼唤也不能唤醒;肌张力极度减低,肢体松软似滩状,原始反射消失,如拥抱反射、握持反射等完全引不出,还可能伴有中枢性呼吸衰竭等严重表现,这是因为严重的缺氧缺血导致大脑皮质及脑干等重要部位的神经细胞广泛受损,神经功能严重紊乱,此类患儿预后较差,存活者常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如智力低下、癫痫等,与缺氧缺血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脑组织受损的范围等因素紧密相关。

二、肌张力异常相关症状

1.肌张力增高:在缺血缺氧性脑病中,部分患儿会出现肌张力增高的情况,表现为肢体僵硬,活动受限,如上肢屈曲内收,下肢伸直内旋等,这是由于大脑皮质运动区及锥体系受损,导致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调控异常,使得肌肉紧张度增加。在新生儿中,可能会影响其自主运动的能力,如穿衣、换尿布等护理操作时肢体活动困难,这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缺氧缺血更易导致神经传导通路及神经细胞功能障碍有关,若肌张力持续增高不缓解,可能会影响肢体的正常发育及运动功能的恢复。

2.肌张力减低:另一部分患儿会出现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肢体松软无力,自主活动减少,如婴儿仰卧位时四肢处于过度伸展的松软状态,头颈部也无力抬起等,这是因为脑组织受损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神经冲动传导受阻,肌肉失去正常的神经调控而处于松弛状态,多见于中重度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肌张力减低会进一步影响患儿的运动发育,如翻身、坐立、爬行等大运动发育延迟,需要及时进行康复干预来促进肌张力恢复及运动功能的改善。

三、原始反射异常相关症状

1.拥抱反射异常:正常新生儿的拥抱反射是当头部突然失去支撑或受到外界突然刺激时,出现两臂外展伸直,继而屈曲内收握住的动作。而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拥抱反射可能表现为减弱或消失,若减弱则反应幅度变小,若消失则完全无此动作,这是因为大脑皮质及相关神经传导通路受损,影响了对拥抱反射的神经调控,拥抱反射异常可作为评估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脑组织受损较严重,与缺氧缺血导致的神经细胞损伤、髓鞘形成障碍等因素有关,对于判断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2.吸吮反射异常:正常新生儿有良好的吸吮反射,能通过吸吮动作进行哺乳等活动。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吸吮反射可能出现减弱,表现为吸吮无力,不能有效地完成吸吮动作,或者反射消失,无法进行吸吮,这是由于脑组织受损影响了口腔周围神经肌肉的协调功能以及大脑对吸吮动作的调控,吸吮反射异常会影响患儿的喂养,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进而影响生长发育,需要采取特殊的喂养方式来保证营养供给,如鼻饲等,同时也反映了脑组织受损的程度,对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四、惊厥相关症状

1.惊厥发作形式: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可能出现惊厥症状,惊厥发作形式多样,可为轻微的局部肌肉抽搐,如面部小肌肉的抽动、眼球的偏转等,也可为全身性的惊厥发作,表现为四肢强直性抽搐、双眼上翻、口吐白沫等。局部肌肉抽搐可能较难被家长察觉,而全身性惊厥发作则较为明显。惊厥的发生是因为缺氧缺血导致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神经功能紊乱。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惊厥表现可能有所不同,新生儿惊厥常不典型,多表现为呼吸暂停、阵发性青紫等微妙的变化,这与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惊厥阈值较低有关,惊厥发作会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缺氧缺血,形成恶性循环,需要及时控制惊厥发作以保护脑组织。

2.惊厥发作频率:惊厥发作频率可多可少,少数患儿可能仅发作12次,而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能频繁发作,如每隔一段时间就出现一次惊厥发作。惊厥发作频率越高,对脑组织的损害可能越严重,因为频繁的神经元放电会消耗大量能量,加重脑缺氧缺血状态,所以对于出现惊厥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需要密切监测惊厥发作情况,及时给予抗惊厥治疗,以减少惊厥对脑组织的损伤,改善预后。

五、呼吸异常相关症状

1.呼吸节律改变:缺血缺氧性脑病可影响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节律改变。常见的呼吸节律异常包括呼吸减慢、呼吸增快,或者出现呼吸暂停、周期性呼吸等。呼吸减慢可能是因为呼吸中枢受到抑制,而呼吸增快可能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反应,但这种代偿往往不能持久。周期性呼吸表现为呼吸一段时间后暂停一段时间,然后再恢复呼吸,这是由于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紊乱所致。呼吸节律改变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因为呼吸是维持机体氧供的重要环节,呼吸节律异常会进一步影响氧的摄取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加重全身缺氧缺血状态,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等呼吸支持治疗来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2.呼吸深浅度异常:患儿还可能出现呼吸深浅度异常,如呼吸浅快或呼吸深慢。呼吸浅快可能是因为肺部通气功能受限,而呼吸深慢可能与机体的酸碱平衡失调等因素有关。呼吸深浅度异常反映了肺部气体交换功能以及机体对缺氧缺血的代偿和调节情况,若不及时纠正,会导致缺氧进一步加重,影响各个脏器的功能,所以对于呼吸异常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需要密切观察呼吸的深浅度等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调整吸氧浓度、改善通气等,以保障机体的氧供。

六、眼部症状相关表现

1.瞳孔改变:缺血缺氧性脑病可引起瞳孔改变,如瞳孔大小异常,可能出现瞳孔散大、瞳孔缩小或两侧瞳孔大小不等。瞳孔散大可能提示病情较重,是因为动眼神经等受损导致瞳孔括约肌功能异常;瞳孔缩小可能与脑桥等部位受损有关;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则可能是脑疝形成的早期表现之一,需要紧急进行评估和处理。瞳孔改变是评估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颅内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射等,可以辅助判断脑组织受损的部位和程度,对及时发现颅内病变的进展非常关键。

2.眼球运动异常:患儿还可能出现眼球运动异常,如眼球震颤、眼球凝视等。眼球震颤表现为眼球不自主地左右或上下摆动,眼球凝视则是眼球固定在某一位置不能转动。眼球运动异常是由于脑组织受损影响了眼球运动相关神经核团及传导通路的功能,提示脑干等部位可能受到累及,这对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若眼球运动异常持续不缓解,可能预示着患儿存在较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风险。

七、不同年龄人群的症状特点差异

1.新生儿: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症状相对不典型,除了上述意识、肌张力、原始反射等方面的表现外,还可能出现体温不稳定,有的新生儿体温偏低,这是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缺氧缺血后更易出现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同时可能伴有前囟张力增高,前囟是新生儿颅内压力的一个重要观察窗口,前囟张力增高提示颅内可能存在水肿等病变,颅内压力升高,需要密切监测前囟情况以及时发现颅内压变化并进行相应处理。

2.婴幼儿及儿童:与新生儿相比,婴幼儿及儿童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症状可能相对更接近成人的一些典型表现,但也有其特点。在意识方面,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与年龄较大儿童的认知和表达能力相关,他们可能会通过哭闹、精神萎靡等方式来体现意识状态的改变;在运动功能方面,可能出现肢体运动障碍,如行走不稳、肢体瘫痪等,这会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日常生活,需要早期进行康复评估和干预,以最大程度地恢复运动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其症状表现与脑组织受损的部位和范围以及年龄相关的神经发育进程密切相关。

八、特殊人群(如早产儿等)的症状特点

1.早产儿:早产儿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更不成熟,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时症状可能更不典型且病情变化更快。在意识障碍方面,可能更早出现嗜睡甚至昏迷,且对刺激的反应更弱;在呼吸异常方面,更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等严重呼吸问题,因为早产儿的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对缺氧缺血的耐受性更差;在神经反射方面,原始反射更难引出或反射异常更明显,如拥抱反射、吸吮反射等往往很微弱或消失,这是由于早产儿的神经髓鞘形成不足,神经传导功能更易受缺氧缺血的影响,所以对于早产儿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精细的护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以降低后遗症的发生风险,因为早产儿本身就面临着较高的神经发育不良等风险,缺血缺氧性脑病会进一步加重这种风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早产儿
早产儿是胎龄在28-37周的新生儿。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新生儿窒息复苏会影响视力吗
杨丽霞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新生儿窒息复苏是不是会影响视力,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新生儿窒息程度较轻微,且窒息后及时进行复苏,则通常不会对视力造成影响;但是,若新生儿窒息较为严重,如引起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就可能会对听觉、视觉等造成损害,从而影响视力。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家长应多观察新生儿表现,日常应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以免
脑瘫能恢复正常吗
麦坚凝 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脑瘫一般无法恢复正常,详情如下: 脑瘫考虑与早产、宫内感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遗传等因素有关,部分病例甚至找不到病因。由于脑损伤不可逆,且部分病例无法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所以一般无法恢复正常。但是患者积极进行治疗,可以改善运动、语言和认知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家长需要悉心照顾患
什么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张冰克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首都儿童医学中心 三甲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指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脑的缺氧缺血性损害。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缺氧和血流灌注不足,进而引发的脑损伤。这种损伤以脑组织的水肿、软化、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理特征,是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该病的病因复杂多
引起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原因有哪些?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缺血、缺氧性脑病病人的发病原因可考虑是因脑部组织灌注不足或存在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等有关,多见疾病可包括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等。大多是因年纪因素,长期存在血糖、血压、血脂升高有关,可造成意识障碍、头晕、头痛,甚至可能会造成生命风险。
新生儿如何预防缺血缺氧性脑病
朱玲玲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的是做产前检查,通过产前检查可以了解到胎儿到宫内的发育情况,还能判断胎儿有无脐带、胎位不正等情况。若胎儿发育的体重跟月龄不符合,也可以通过产检发现。因此做孕妇做产前检查很重要。另外,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还需要孕妇与医生做好配合,避免出生过程的中间时间太长。
什么是缺血缺氧性脑病
刘彦廷 副主任医师
扬州市中医院 三甲
缺血缺氧性脑病,顾名思义就是由于脑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因为氧气是要靠血液来带动,最后才能进入脑袋里的。而引起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原因也非常多,比如一氧化碳中毒,农村里面烧火炉子,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以后,就会出现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其次,是窒息。如神经科有部分患者,因为吃东西呛到了气管里边,也会引起急性缺血缺氧脑病,包括溺水、心脏突然骤停等都是引
缺血缺氧性脑病能治好吗
曹兴丽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缺血缺氧性脑病能治好。缺血缺氧性脑病,是因为缺血、缺氧导致的脑细胞损伤,如果此种脑细胞的损伤比较轻微,由于儿童自我修复能力比较强,可能会慢慢的会,会逐渐恢复成和正常的小孩一样。但是,如果脑细胞损伤比较严重,一般难以修复好,可能会留有一定的后遗症。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丁素芳 主任医师
淮安市妇幼保健院 三甲
如果新生儿有缺血缺氧性脑病,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在围产期窒息而导致的脑袋缺氧缺血性损害。一般会表现为易激惹、嗜睡、昏迷、往往会合并有吸入性肺炎等等。所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对孩子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缺血缺氧性脑病
童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缺血缺氧性脑病,通俗说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大脑的组织出现缺血缺氧,从而产生了脑部的损伤,并且出现一系列的症状。缺血缺氧性脑病最常见于新生儿,新生儿因为各种原因在宫内出现窘迫,最常见的有羊水的异常、脐带绕颈以及在分娩的过程中出现压迫,从而导致大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的情。成人也可以发生缺血缺氧性的脑病,比较常见的有休克、一氧化碳的中毒、癫痫的
缺血缺氧性脑病宝宝很聪明
萧建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宝宝很聪明这种说法是非常不科学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缺氧缺血性脑病这个病的预后主要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如果是轻度的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孩子可以没有明显的后遗症,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以达到正常同龄儿的智力水平。但是如果病情严重,惊厥、有意识障碍及脑干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七天以上,脑电图、磁共振持续异常者预后比较差,可能会留有运动和
缺血缺氧性脑病能恢复吗
马学军 主任医师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 三甲
什么是心肺骤停后缺血缺氧性脑病
马学军 主任医师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 三甲
什么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马学军 主任医师
锡林郭勒盟蒙医医院 三甲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