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肝衰竭有一般症状(全身乏力、发热,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黄疸进行性加重、出血倾向、肝性脑病表现、腹水表现,儿童患者起病急、黄疸进展快、神经系统症状出现迅速、需密切监测和特殊护理,老年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肝脏储备功能差、易发生感染需谨慎用药和加强感染防控。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是常见表现,严重者几乎完全丧失食欲,这与肝脏对消化液分泌的调节功能异常以及胃肠道淤血等因素有关。恶心、呕吐也较为多见,由于肝功能受损,对食物的消化、代谢能力下降,胃肠道内环境紊乱可导致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胀,是因为胃肠功能紊乱、腹水形成等原因,腹腔内气体积聚或液体增多,引起腹部胀满不适。
黄疸表现
患者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且黄疸进行性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升高,一般总胆红素可超过171μmol/L,这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黄疸的加深反映了肝细胞损害的程度在加重。
出血倾向
皮肤可见瘀点、瘀斑,鼻腔、牙龈容易出血,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等。这是因为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减退,凝血因子缺乏,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肝脏是多种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等)合成的场所,肝功能受损时这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从而引起出血倾向。
肝性脑病表现
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肝性脑病表现。早期可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失常,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随地便溺等;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等。这是由于肝功能严重受损,解毒功能下降,血氨等毒性物质不能正常代谢清除,在体内蓄积,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
腹水表现
部分患者会出现腹水,表现为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腹水的形成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门静脉高压使腹腔内脏血管床静水压增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而漏入腹腔;肝脏合成白蛋白减少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也促使腹水形成。
不同人群特点
儿童患者:儿童亚急性肝衰竭可能起病相对较急,黄疸进展可能更快,肝性脑病等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可能更迅速。由于儿童肝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更为急剧,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肝功能变化。在护理方面,要特别注意儿童的营养支持,保证足够的热量摄入,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因为疾病对儿童身心的影响较大。
老年患者:老年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会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其肝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差,对药物的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谨慎选择药物,避免加重肝脏负担。同时,老年患者的免疫功能相对较低,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需要加强感染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