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有多种症状表现,全身症状有乏力、发热;消化系统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相关症状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出血倾向有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肝性脑病会致意识障碍;腹水会使腹部膨隆,严重时影响呼吸。
一、全身症状
乏力:这是肝衰竭常见的早期症状之一,患者会感觉极度疲倦,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与肝脏功能受损,机体代谢能力下降,能量产生不足有关。无论儿童还是成人,均可出现,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不愿玩耍等,成人则表现为日常活动耐力明显下降。
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体温可在37.5℃-38.5℃左右,有时也可更高。发热原因可能与肝脏炎症反应、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儿童肝衰竭发热时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其他伴随症状,因为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感染风险可能更高。
二、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几乎所有肝衰竭患者都会出现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完全不想进食。这与肝脏功能受损影响消化液分泌、胃肠道淤血等因素有关。儿童肝衰竭时可能表现为喂奶量减少(婴幼儿)或对食物兴趣缺乏(年长儿)。
恶心、呕吐:常与食欲减退相伴,患者会频繁出现恶心感,进而发生呕吐。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等。儿童呕吐时需注意防止误吸,小婴儿呕吐可能表现为溢奶加重等情况。
腹胀:由于胃肠道淤血、腹水形成等原因,患者会感觉腹部胀满不适。儿童腹胀可能影响其腹部外观,家长可发现患儿腹部膨隆等表现。
三、黄疸相关症状
皮肤、巩膜黄染:这是肝衰竭较具特征性的表现之一。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肤和巩膜发黄。黄疸可逐渐加深,从轻度的皮肤微黄到全身皮肤明显黄染。儿童黄疸时需观察黄疸进展情况,不同年龄段儿童皮肤黄染的表现程度有所差异,新生儿肝衰竭黄疸出现早且进展快需格外关注。
尿色加深:尿液颜色如浓茶色,这是因为胆红素代谢异常,经尿液排出的胆红素增加所致。
四、出血倾向相关症状
皮肤瘀点、瘀斑: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减少,患者凝血功能出现障碍,皮肤可出现瘀点(小的出血点)、瘀斑(较大的片状出血)。儿童皮肤较薄嫩,瘀点、瘀斑可能更易观察到,且需注意与外伤等其他原因导致的皮肤出血相鉴别。
鼻出血、牙龈出血:鼻腔容易无故出血,牙龈在刷牙或轻微触碰时易出血。这也是凝血功能异常的表现,儿童鼻出血时要注意止血方法的正确应用,避免出血过多。
五、肝性脑病相关症状
意识障碍:在肝衰竭晚期,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肝性脑病,早期可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如儿童可能原本活泼变得沉默寡言或烦躁不安;随着病情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成人肝性脑病时也会出现从轻微的定向力障碍到深度昏迷的一系列表现,这与肝脏解毒功能严重受损,体内毒素积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有关。
六、腹水相关症状
腹部膨隆:当出现腹水时,患者腹部膨隆,外观像蛙腹。大量腹水还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等表现,因为腹水压迫胸腔,影响肺部呼吸运动。儿童腹水时要注意观察腹部体征及呼吸情况,避免因腹水过多影响呼吸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