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腰腿痛的原因多样,包括退行性病变(如腰椎间盘退变、膝关节退变)、慢性损伤(如腰部肌肉劳损、膝关节慢性损伤)、骨质疏松、其他疾病(如腰椎管狭窄、风湿性关节炎、肿瘤性病变),老年人出现腰腿痛要避免过度劳累,有骨质疏松的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等,还需及时就医检查,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来治疗。
一、退行性病变
1.腰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腰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椎间盘的弹性和抗负荷能力下降。腰椎间盘退变后,纤维环可能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从而引起腰腿痛。例如,有研究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约半数存在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退变相关问题,其中部分会出现腰腿痛症状。
2.膝关节退变:膝关节的软骨会随着年龄增加而磨损,骨质增生(骨刺)逐渐形成。膝关节退变时,关节软骨磨损导致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的软组织,会引发膝关节的疼痛、肿胀以及活动受限,进而可能导致下肢放射性的疼痛,表现为腰腿痛相关表现。一般在60岁以上人群中,膝关节退变的发生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二、慢性损伤
1.腰部肌肉劳损:老年人长期保持不良的姿势,如久坐、久站、弯腰劳作等,会使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发生慢性劳损。腰部肌肉劳损会导致肌肉紧张、痉挛,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下肢,导致腰腿痛。例如,一些长期从事家务劳动的老年女性,由于频繁弯腰洗衣、拖地等,容易出现腰部肌肉劳损引发腰腿痛。
2.膝关节慢性损伤:老年人膝关节的慢性损伤多与长期行走、上下楼梯等活动有关。长期的膝关节磨损会导致半月板损伤、韧带慢性损伤等。半月板损伤会引起膝关节的疼痛、肿胀和活动时的弹响等,韧带慢性损伤会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进而导致膝关节周围疼痛,并可能放射至腰部,引起腰腿痛。
三、骨质疏松
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和高龄男性,体内骨代谢失衡,骨量丢失,骨密度降低,容易发生骨质疏松。骨质疏松会导致骨的微结构破坏,骨骼的强度和韧性下降,容易发生骨折或引起骨骼的疼痛。例如,椎体压缩性骨折是老年人骨质疏松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椎体骨折会引起腰背部疼痛,严重时疼痛可放射至下肢,导致腰腿痛。有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高,其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腰腿痛相关症状。
四、其他疾病
1.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是由于腰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的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老年人由于腰椎退变等原因容易发生腰椎管狭窄。当椎管狭窄压迫神经时,会出现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表现为腰腿痛。一般在50岁以上人群中,腰椎管狭窄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
2.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可累及膝关节等关节,老年人患风湿性关节炎时,关节会出现炎症反应,表现为关节的疼痛、肿胀、僵硬等。炎症刺激周围组织可能会导致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在老年人群中也较为常见,尤其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下,症状可能会加重。
3.肿瘤性病变:老年人骨肿瘤或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骨骼也可能引起腰腿痛。例如,原发性骨肿瘤如骨肉瘤等,或者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如肺癌、前列腺癌等转移至腰椎、骨盆等部位,会破坏骨骼组织,引起疼痛。肿瘤性病变引起的腰腿痛通常持续时间较长,且可能伴有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出现腰腿痛时,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减少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弯腰等动作。对于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要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加日照时间,以改善骨代谢。同时,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老年人,在治疗腰腿痛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影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