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炎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临床表现有甲状腺区域疼痛、全身症状及甲状腺肿大等;实验室检查可见甲状腺功能、ESR、CRP等异常;超声检查有甲状腺形态学及血流改变;核素检查示甲状腺摄碘率显著降低,需结合多方面表现明确诊断,特殊人群检查需关注其生理特点。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甲状腺区域疼痛:多数患者会出现甲状腺部位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等部位,疼痛程度不一,有的为隐痛,有的较为剧烈,疼痛性质多样,部分患者在吞咽时疼痛会加重,这种疼痛可能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如咽痛、流涕等。
全身症状:可伴有全身不适、乏力、肌肉疼痛、发热等症状,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全身症状相对可能更明显,发热等表现可能更突出;老年患者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疼痛和发热等可能较轻。
2.体征表现
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可呈弥漫性或对称性轻、中度肿大,质地较硬,触痛明显,病变部位可随吞咽上下移动。不同性别患者甲状腺肿大表现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年龄人群甲状腺大小有生理差异,儿童甲状腺相对较小,肿大时更易被察觉。
二、实验室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疾病早期,由于甲状腺滤泡被炎症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可出现血清总甲状腺素(TT)、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游离甲状腺素(FT)、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升高,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呈现甲状腺毒症表现。随着病情进展,甲状腺滤泡储存的甲状腺激素耗竭,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降至正常甚至低于正常,TSH可升高,进入甲减期。不同年龄人群甲状腺功能变化可能有一定特点,儿童甲状腺功能调节与成人有差异,在疾病不同阶段甲状腺激素变化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基本遵循上述规律。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多数患者TPOAb和TgAb正常或轻度升高,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不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TPOAb和TgAb多明显升高。这一指标有助于鉴别亚急性甲状腺炎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其他甲状腺疾病。
2.红细胞沉降率(ESR):多数患者ESR明显增快,可>50mm/h,甚至可达100mm/h以上,ESR增快是炎症活动的重要指标,在疾病活动期可作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不同年龄人群ESR正常范围有差异,儿童ESR正常范围相对成人较低,但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时,儿童患者ESR也会出现明显升高。
3.C反应蛋白(CRP):CRP也常升高,与ESR一样,可反映炎症的活动程度,疾病缓解后CRP可降至正常。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甲状腺形态学改变:超声可发现甲状腺肿大,病变区域甲状腺实质回声减低,呈“低回声区”,边界不清,可见“晕环”征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甲状腺超声表现可能因甲状腺大小等生理差异略有不同,但基本特征相似。例如儿童甲状腺超声检查时,要注意与正常儿童甲状腺超声表现区分,病变区域的低回声等改变相对容易识别。
血流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变区域甲状腺血流信号可减少,呈“冷结节”样改变,这是由于炎症导致甲状腺滤泡细胞功能受影响,血流灌注改变所致。
四、核素检查
1.甲状腺摄碘率:甲状腺摄碘率显著降低,常低于1%,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摄碘率升高形成鲜明对比,这是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典型核素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明确诊断。不同年龄人群甲状腺摄碘率正常范围不同,但在亚急性甲状腺炎时,都会出现摄碘率明显降低的情况。
综合以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表现,医生可以综合判断是否得了亚急性甲状腺炎。如果怀疑患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在检查和诊断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其生理特点,准确解读检查结果;老年患者则要结合其基础疾病等情况综合分析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