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异常对身体多系统有影响,消化系统可致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代谢系统会引起蛋白质、糖代谢异常;凝血系统出现凝血因子合成障碍;还有全身症状如乏力、黄疸,以及肝脏本身有肝区疼痛等体征变化。
一、肝功能异常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
(一)消化系统相关影响
1.食欲减退
肝功能异常时,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胆汁是帮助消化脂肪的重要物质。例如,慢性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受损,胆汁分泌减少,会导致脂肪消化障碍,进而引起食欲减退。研究表明,约70%-80%的慢性肝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减退症状。
对于儿童肝功能异常患者,食欲减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因为儿童处于生长阶段,需要充足的营养摄入,食欲减退会导致营养物质摄取不足,影响身高、体重等的正常增长。
2.消化吸收不良
肝功能异常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肝脏合成的一些与消化相关的酶类活性可能降低,如胰酶的激活需要肝脏产生的胆汁酸盐参与。当肝功能异常时,胰酶激活不足,导致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不完全。
女性患者由于生理结构和激素水平等因素,可能在肝功能异常时消化吸收不良的表现相对男性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都是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消化吸收,长期可导致患者消瘦、营养不良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肝功能异常合并消化吸收不良会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因为营养物质不能正常吸收利用,血糖波动较大。
(二)代谢系统相关影响
1.蛋白质代谢异常
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器官,肝功能异常时,蛋白质合成减少。例如,白蛋白是由肝脏合成的重要血浆蛋白,肝功能受损时,白蛋白合成降低,可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较为常见。
老年人肝功能相对较弱,肝功能异常时蛋白质代谢异常的表现可能更明显,更容易出现低蛋白血症相关的水肿等症状。而且老年人本身代谢缓慢,蛋白质补充相对困难,需要更加关注蛋白质的补充和肝脏功能的恢复。
2.糖代谢异常
肝脏参与糖的代谢调节,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糖代谢紊乱。例如,肝炎患者可能出现肝源性糖尿病,这是因为肝脏对血糖的调节功能失常,肝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增加,同时胰岛素的灭活减少,导致血糖升高。
妊娠期女性肝功能异常时,糖代谢异常的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妊娠期本身身体代谢处于特殊状态,肝功能异常合并糖代谢异常可能会影响母婴健康,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和肝功能指标。
(三)凝血系统相关影响
1.凝血因子合成障碍
肝脏能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等。肝功能异常时,这些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等情况。
儿童肝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时,由于儿童的凝血功能相对较弱,出血风险更高,需要特别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对于有出血倾向的肝功能异常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要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外伤导致出血不易止住。
二、肝功能异常的其他表现
(一)全身症状
1.乏力
肝功能异常时,患者常感到乏力。这是因为肝脏代谢功能异常,能量产生不足。例如,慢性肝病患者由于肝细胞受损,三羧酸循环障碍,能量生成减少,导致患者容易疲劳,即使进行轻微活动也会感到乏力。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乏力表现可能有所不同。青少年肝功能异常时,乏力可能会影响其学习和日常活动,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适当的营养支持来缓解乏力症状。而对于老年患者,乏力可能会加重其生活自理困难,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帮助。
2.黄疸
当肝功能异常导致胆红素代谢障碍时,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例如,肝细胞性黄疸是由于肝细胞受损,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
新生儿肝功能异常出现黄疸时需要特别重视,因为新生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胆红素易透过血-脑屏障导致胆红素脑病,影响神经系统发育。对于新生儿黄疸,需要根据胆红素水平及时采取光疗等治疗措施,同时积极查找肝功能异常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二)肝脏本身的体征变化
1.肝区疼痛
部分肝功能异常患者会出现肝区疼痛。肝脏表面有肝包膜,当肝细胞炎症、肿胀时,会牵拉肝包膜引起疼痛。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等。例如,肝炎活动期患者常出现肝区疼痛。
对于女性患者,肝区疼痛需要与乳腺疾病等相鉴别。如果是妊娠期女性出现肝区疼痛,要考虑是否与妊娠合并肝脏疾病有关,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