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硬化中晚期症状多样。全身症状包括极度乏力、消瘦及部分患者出现低热;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可出现黄疸致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及皮肤瘙痒;有出血倾向,因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与血小板数量及功能异常导致鼻出血等;存在内分泌失调症状,如雌激素灭活障碍使男女出现不同表现,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加重腹水水肿;门静脉高压症状有腹水致腹部膨隆及压迫症状、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引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脾大伴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患者应注意休息、严格戒酒等,有基础疾病或正服其他药的患者需多注意。
一、全身症状
1.乏力:酒精性肝硬化中晚期患者常感到极度乏力,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导致营养物质代谢障碍,能量生成不足。患者日常活动耐力明显下降,简单的家务劳动或短距离行走就可能感到疲倦不堪。体力恢复缓慢,即使经过长时间休息,乏力感也难以完全消除。
2.消瘦:肝脏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功能出现紊乱,蛋白质合成减少,同时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患者体重逐渐下降,肌肉量减少,表现为消瘦、皮下脂肪变薄,面容憔悴。
3.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这主要是因为肝脏解毒功能下降,肠道细菌移位产生的内毒素等致热物质无法被有效清除,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起发热反应。
二、消化系统症状
1.食欲不振: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受到影响,胆汁分泌不足或排泄不畅,影响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的消化吸收,导致患者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明显减少。
2.恶心呕吐:肝硬化导致胃肠道淤血、消化功能紊乱,胃肠道蠕动减慢,食物排空延迟,刺激胃肠道感受器,引起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伴有胆汁。
3.腹胀:一方面,肝功能减退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引起腹水形成,导致腹部膨隆胀满;另一方面,胃肠道淤血、消化功能不良,肠道产气增多,也加重腹胀症状。患者常感觉腹部胀满不适,尤其是在进食后更为明显。
4.腹泻:肠道吸收功能障碍,加上肠道菌群失调,患者可能出现腹泻症状。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软,可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三、黄疸症状
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下降,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样。黄疸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可伴有皮肤瘙痒。瘙痒的产生与胆汁酸盐等物质在皮肤中沉积刺激神经末梢有关。
四、出血倾向
1.凝血因子合成减少: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重要场所,肝硬化时肝细胞受损,凝血因子如凝血酶原、纤维蛋白原等合成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容易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轻微碰撞后皮肤就会出现瘀斑、瘀点。
2.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功能异常: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多,使血小板数量减少。同时,血小板的功能也可能受到影响,进一步加重出血倾向。
五、内分泌失调症状
1.雌激素灭活障碍: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能力减弱,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男性患者可出现乳房发育、毛发稀疏、性欲减退、睾丸萎缩等症状;女性患者则可能出现月经失调、闭经等情况。
2.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灭活减少:导致水钠重吸收增加,加重腹水和水肿症状。患者可出现下肢水肿,严重时可蔓延至全身,按压水肿部位可出现凹陷。
六、门静脉高压症状
1.腹水:门静脉压力升高,使门静脉系统毛细血管床的滤过压增加,同时肝硬化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从肝脏表面、肠浆膜面漏入腹腔形成腹水。腹水出现后,患者腹部膨隆,腹围增大,可伴有呼吸困难、行走困难等压迫症状。
2.侧支循环建立与开放:门静脉高压时,为了使淤滞在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回流,机体建立侧支循环。常见的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曲张的静脉容易破裂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腹壁静脉曲张,可在腹壁看到迂曲扩张的静脉;痔静脉曲张,可引起便血。
3.脾大:门静脉高压导致脾淤血,脾脏长期淤血而肿大。脾功能亢进时,会破坏血细胞,导致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减少,进一步加重患者的贫血、感染和出血风险。
温馨提示:酒精性肝硬化中晚期患者身体较为虚弱,免疫力下降。对于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本身就有所衰退,更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定期监测各项指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年轻患者即使病情有所缓解,也应严格戒酒,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女性患者在出现内分泌失调相关症状时,不要过于焦虑,应积极配合治疗,随着肝功能的改善,部分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在治疗肝硬化的同时,要注意控制好原发疾病,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或病情影响导致其他并发症。对于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避免与治疗肝硬化的药物产生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