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有多种常见症状,包括黄疸相关的皮肤巩膜黄染、尿色改变;消化道相关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出血倾向相关的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肝性脑病相关的精神行为异常、意识障碍;还有其他系统如肝肾综合征的少尿无尿等表现及感染相关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一、肝衰竭的常见症状
(一)黄疸相关表现
1.皮肤和巩膜黄染:肝衰竭时,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严重障碍,导致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升高。正常情况下,胆红素会经过肝脏的摄取、结合和排泄过程。而肝衰竭时,这一系列过程受阻,使得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沉积在皮肤和巩膜等组织中,引起皮肤、巩膜发黄,且黄疸可能会进行性加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新生儿出现肝衰竭导致的黄疸可能有其特殊性,新生儿肝脏代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肝衰竭时黄疸出现可能更早且程度可能更重;而成年人肝衰竭引起的黄疸也会随着病情进展而加深。
2.尿色改变: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过多的胆红素会通过尿液排出,导致尿液颜色加深,可呈浓茶色。这是因为血液中升高的胆红素经过肾脏滤过,随尿液排出体外,使尿液中胆红素含量增加所致。不同年龄患者的尿色改变表现相似,但需要注意新生儿尿色观察的特殊性,要及时发现异常尿色变化。
(二)消化道相关症状
1.食欲减退:肝衰竭患者常常出现明显的食欲减退,甚至厌食。这是因为肝脏是参与消化代谢的重要器官,肝衰竭时,肝脏合成胆汁等消化液的功能受到影响,同时胃肠道可能存在淤血等情况,影响消化功能,从而导致患者食欲下降。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长期饮酒者发生肝衰竭时,本身饮酒导致的肝脏损伤基础上,食欲减退会进一步影响营养摄入,加重病情;而平时饮食规律的人群出现肝衰竭,食欲减退也会影响其营养状态的维持。
2.恶心、呕吐:肝衰竭时,胃肠道淤血、毒素吸收增加等因素可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症状。毒素吸收增加可能是因为肝脏解毒功能障碍,体内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被代谢清除,刺激胃肠道黏膜导致呕吐等不适。不同年龄患者中,儿童肝衰竭出现恶心、呕吐时需要特别关注其水电解质平衡,因为儿童自身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呕吐可能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影响病情。
3.腹胀:肝衰竭患者常伴有腹胀,多是由于腹水形成以及胃肠道淤血、消化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腹水的形成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因素有关,大量腹水积聚在腹腔内会引起腹胀感。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本身有肝硬化基础上发展为肝衰竭的患者,腹胀可能更为明显,且病情往往较为复杂。
(三)出血倾向相关表现
1.皮肤瘀点、瘀斑:肝衰竭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显著下降,同时可能伴有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从而出现皮肤瘀点、瘀斑。正常情况下,肝脏能合成多种凝血因子,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肝衰竭时这些功能受损,使得机体凝血机制发生紊乱,皮肤容易出现出血点、瘀斑。不同性别患者在这方面的表现没有明显差异,但女性如果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发生肝衰竭时出血倾向可能会对母婴健康产生更严重影响,需要格外关注。
2.鼻出血、牙龈出血:由于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还可能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鼻腔和牙龈部位的血管丰富,当凝血功能异常时,容易发生出血。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比如长期吸烟、饮酒者,发生肝衰竭时鼻出血、牙龈出血可能会更频繁,且止血相对困难,因为其本身可能存在血管弹性等方面的异常,加上凝血功能障碍,加重了出血风险。
(四)肝性脑病相关表现
1.精神行为异常:早期可能表现为性格改变、行为异常,如原本性格开朗的人变得抑郁,原本安静的人变得烦躁不安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嗜睡、昏迷等情况。肝性脑病是由于肝衰竭时肝脏解毒功能严重受损,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清除,进入脑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不同年龄患者中,儿童肝衰竭发生肝性脑病时,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表现可能更不典型,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和监测。
2.意识障碍:严重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从嗜睡到昏迷逐渐加深。意识障碍的程度反映了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是肝衰竭病情危重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于有基础病史且病情复杂的患者,如合并其他器官功能障碍的肝衰竭患者,意识障碍的出现往往提示病情进入更危急阶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五)其他系统相关表现
1.肝肾综合征相关表现:部分肝衰竭患者可出现肝肾综合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肌酐升高等。这是因为肝衰竭时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肾血管收缩等因素导致肾脏灌注不足,引起肾功能损害。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高盐饮食者发生肝衰竭时,可能会加重水钠潴留,进一步影响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
2.感染相关表现:肝衰竭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腹腔感染等,可出现发热、咳嗽、腹痛等相应感染部位的症状。免疫力下降是因为肝脏在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肝衰竭时这种调节功能受损,使得患者容易遭受病原体侵袭。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肝衰竭时,本身免疫力就相对较低,发生感染的风险更高,且感染后病情进展可能更迅速,需要加强感染的预防和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