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是什么引起

来源:民福康

急性肝衰竭的发生与药物因素、感染因素、自身免疫性因素、缺血缺氧因素、遗传代谢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药物方面特定药物有肝毒性且联合用药可增加风险;感染因素中病毒性肝炎(如乙、丙、甲、戊型)及其他病原体感染可引发;自身免疫性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急性发作及其他自身免疫病累及肝脏;缺血缺氧因素如休克、心力衰竭会致肝脏缺血缺氧;遗传代谢因素包含先天性代谢疾病(如酪氨酸血症、肝豆状核变性)和遗传性肝病(如家族性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症)可引发。

一、药物因素

1.特定药物的肝毒性:某些药物具有潜在的肝毒性,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引发急性肝衰竭。例如,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时,其代谢产物会损伤肝细胞。有研究表明,成人单次服用超过10-15克对乙酰氨基酚就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风险增加;在儿童中,过量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也可引起严重肝损伤,因为儿童的肝脏代谢功能相对较弱,对药物毒性的耐受能力更低。一些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也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进而发展为急性肝衰竭,其发生机制与药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性物质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以及免疫反应等有关。

2.药物相互作用: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增加急性肝衰竭的风险。比如,某些抗癫痫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可能影响肝脏的代谢功能,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加重肝脏负担。例如苯妥英钠与某些肝酶诱导剂合用时,会加速自身的代谢,但若与肝酶抑制剂合用,则可能使其血药浓度升高,增加肝损伤的可能性。

二、感染因素

1.病毒性肝炎:多种病毒可引起急性肝衰竭,其中以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较为常见。急性乙型肝炎重型化的机制涉及病毒的大量复制,引发强烈的免疫反应,导致大量肝细胞被破坏。研究显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约有1%-2%会发展为急性肝衰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也可能出现急性肝衰竭的情况,其发病机制与病毒直接损伤肝细胞以及宿主的免疫应答有关。此外,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也可导致急性肝衰竭,尤其是戊型肝炎在孕妇等特殊人群中更容易发展为重型肝炎,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急性肝衰竭的发生率可高达20%左右,这与孕妇在孕期免疫系统和肝脏代谢等生理功能的变化有关,使得肝脏应对病毒感染的能力下降。

2.其他病原体感染:某些细菌、寄生虫等感染也可能引发急性肝衰竭。例如,严重的细菌感染导致败血症时,细菌产生的毒素可损害肝脏;某些寄生虫感染,如肝吸虫感染,如果病情严重且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也可能影响肝脏功能,进而发展为急性肝衰竭。

三、自身免疫性因素

1.自身免疫性肝炎急性发作: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在某些诱因下可出现急性发作,导致肝细胞大量受损,引发急性肝衰竭。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机制是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肝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等。在急性发作时,免疫系统的过度激活导致大量肝细胞被破坏,病情进展迅速。这种情况在女性患者中相对更为常见,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等因素有关,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影响自身免疫反应的强度。

2.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肝脏:一些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累及肝脏,引起急性肝衰竭。例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出现急性加重,导致肝脏功能急剧恶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肝脏时,也可能引发急性肝衰竭,其发病与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肝脏血管炎、肝细胞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

四、缺血缺氧因素

1.休克: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如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会导致肝脏缺血缺氧。休克时,全身血液循环灌注不足,肝脏的血液供应减少,肝细胞因缺氧而受损。例如,失血性休克患者如果出血量大且未得到及时纠正,肝脏长时间处于缺血状态,可引起肝细胞坏死,严重时发展为急性肝衰竭。研究表明,休克持续超过一定时间(如6小时以上),急性肝衰竭的发生风险会显著增加。

2.心力衰竭:右心衰竭时,肝脏淤血,导致肝细胞缺氧。右心衰竭使体循环淤血,肝静脉回流受阻,肝脏血液淤积,引起肝细胞缺氧、坏死。例如,慢性右心衰竭患者如果病情急性加重,肝脏淤血程度迅速加重,可在短时间内出现肝功能急剧恶化,进而发展为急性肝衰竭。对于患有基础心脏病的患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更要警惕心力衰竭导致肝脏缺血缺氧引发急性肝衰竭的可能。

五、遗传代谢因素

1.先天性代谢疾病:一些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可导致急性肝衰竭。例如,酪氨酸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代谢疾病,由于患者体内缺乏延胡索酰乙酰乙酸酶,导致酪氨酸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损伤肝细胞,可引起急性肝衰竭。新生儿期如果出现酪氨酸血症相关症状,如黄疸进行性加重、肝功能异常等,应高度警惕该病导致的急性肝衰竭可能。另一种是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体内铜代谢障碍,铜在肝脏等组织中沉积,损害肝细胞,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肝衰竭表现,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相对多见,由于铜代谢异常是先天性的遗传缺陷导致,所以这类患者需要长期监测铜代谢情况并进行相应治疗。

2.遗传性肝病:某些遗传性肝病也可引发急性肝衰竭。例如,家族性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症,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胆汁酸代谢等过程异常,胆汁淤积在肝脏内,损伤肝细胞,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肝衰竭。这类疾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在有家族病史的人群中需要密切关注肝脏功能变化,早期发现可能出现的急性肝衰竭情况并及时干预。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急性肝衰竭
急性肝衰竭是指本身无肝病基础的人群在短时间内由于各种因素发生大量肝细胞坏死的情况,导致肝脏功能发生严重障碍,进而出现的以凝血功能异常、腹水、肝性脑病等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性肝衰竭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肝衰竭是一种肝功能损伤,发病较急,主要表现出肝性脑病的症状,诊断的标准有以下四种。一、症状,表现出极度乏力而且伴随厌食、腹胀的消化道症状。二、黄疸加深,病人在短期之内表现出黄疸加深,而且血清总胆红素大于正常值上限。三、出血倾向,病人进行检查时表现出PTA小于40%。四、肝脏缩小,病人在进行B超检
急性肝衰竭是什么原因导致?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肝功能衰竭是因为各种肝损害的病因,导致大面积的肝细胞坏死,引起肝功能衰竭。一旦发生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生命安全就受到了威胁,死亡率相当高,所以需要立即就医治疗,甚至需要人工肝的支持来帮助患者度过难关。一旦发生肝衰竭,人体是会出现一系列的损害,导致不可挽救的变化。切勿自行诊断、治疗。
急性肝衰竭怎么办?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肝衰竭是指肝脏的大块坏死,出现严重的肝脏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黄疸、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甚至腹水等症候群。急性肝衰患者预后非常凶险。从目前现有的临床研究角度,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单纯的内科干预,病死率高达70%以上。急性肝衰一旦诊断明确以后,应第一时间前往专科医院进行就诊,在内科治疗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是什么疾病?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一般是指在多种急性损伤因素的作用下,肝功能较为稳定的慢性肝病迅速恶化所致的肝衰竭综合征。该病的发生是由急性病因和慢性原发肝病共同作用引起,常见的急性病因包括感染、饮酒过度、服药不当等。该病会引起身体乏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建议患者确诊后尽早配合医生
慢加急性肝衰竭怎么治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确诊患有慢加急性肝衰竭后,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比如乙型肝炎病毒阳性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核苷酸类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常用药物有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药物性肝损伤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应遵医嘱停止使用所有可疑的药物。但如果病情较为严重,还需要考虑人工肝支持治疗,或肝移植手术治疗,以改
急性肝衰竭能治愈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急性肝衰竭一般难以治愈,因为急性肝衰竭是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患有脓毒血症,或者严重肝脏外伤等原因导致肝细胞大量坏死,使得肝功能发生严重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通过治疗仅能得到缓解。并且,发生急性肝衰竭后,还可能会引起肝硬化。对于急性肝衰竭患者,如果是乙肝病毒感染引起,可以使用恩替卡韦片,或者富马酸
急性肝衰竭的症状?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急性肝衰竭一般会引起身体乏力、黄疸、发热、出血、意识障碍、纳差、腹泻、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患者早期还容易出现肝性脑病,表现为性格改变、阵发性抽搐等,如果没有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昏迷。随着病情的发展,还可能并发其他器官功能障碍,从而出现尿液减少、氧饱和度下降、血压下降等情况。如果患者本身
如何预防急性肝衰竭
郭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若本身患有肝脏疾病,则需及时就诊,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以防止肝脏进一步损伤;治疗期间还应避免服用会对肝脏造成损伤的药物,以免引发肝衰竭;同时应避免滥用药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其次,日常还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避免和他人共用私人物品,如牙刷、剃须刀等,性生活时也应规范使用安全套,以免感染
肝衰竭诊断标准?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肝衰竭在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和慢性肝衰竭,诊断还主要是依据症状、体征以及相关辅助检查。不同类型的肝衰竭,其诊断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急性肝衰竭起病急骤,2周内容易表现出明显的肝性脑病,伴进行性加重,肝脏的外形也会明显的缩小。亚急性肝衰竭起病相对急骤,发病的期限多在2-4周,胆红素数值
慢性肝衰竭诊断标准?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一般而言,慢性肝衰竭的诊断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患者需要符合慢性肝病的诊断,患者在慢性肝病中表现出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受损,临床表现为极度乏力,食纳下降,恶心呕吐,消瘦等。2.实验室检查,表现为患者的胆红素代谢异常,总胆红素明显升高,凝血功能检测有异常。
肝衰竭能治好吗
曾艳丽 副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肝衰竭的内科治疗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和手段,原则上强调早诊断和早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积极的防治各种并发症。若能够及时发现或者及时就医,早诊断、早治疗,则此类患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生活。但是,肝衰竭发作以后,对肝脏造成的影响往往比较长久,所以,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肝脏疾病,则需要注意定期复查,避免掉以轻心,以免肝脏病变
肝衰竭做哪些检查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肝衰竭患者首先要做肝功能检查,主要是因为肝衰竭是非常严重的肝脏疾病,有利于排除病毒性肝炎,筛查甲肝、戊肝、乙肝、丙肝等肝脏疾病。由于肝衰竭会合并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以及感染性并发症,因此还要检查血常规、降钙素原、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也要查肾功能、电解质,出现肝肺综合征时还要进行血气分析。肝衰竭也可能是由于心脏疾病所引起,此时要做心电图、心
肝衰竭需要做肝移植吗
马瑞萍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三甲
目前来说,肝衰竭是肝脏非常严重的疾病,一旦患者确诊为肝衰竭后,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进行肝脏移植。但是肝脏移植有一定的客观条件,首先患者需要准备经费,还需要寻找合适的肝源,在等待肝源的过程中,要进行正规的内科治疗,以支撑患者能够寻找到合适的肝源,能够支撑着患者坚持走到肝移植。如果患者有条件进行肝移植,则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正规科室,进行专业的
肝衰竭是怎么回事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肝衰竭,主要是指肝脏功能衰竭,多发生于肝坏死、急性重症肝炎、肝硬化、肝脏肿瘤病变等。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乏力、恶心呕吐、腹胀、厌食、消化不良、黄疸为主。由于肝衰竭病程阶段,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中晚期患者,还可能出现肝性脑病、腹水、感染、消化道出血、神志不清等情况。所以对于存在肝病的患者,要及时正规治疗,要注意保护肝脏功能,
肝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肝衰竭比较常见,在我国肝衰竭病因最常见是肝炎病毒,其中绝大多数是乙肝病毒,其他原因还有肝毒性药物,比如吃了一些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等等。另外感染也容易引起肝衰竭,比如肝脓肿,还有一些少见原因,比如外科手术、胆道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如心脏、肺疾病等等都会容易引起肝衰竭,还有极少数代谢异常,如肝豆状核变性等也会引起肝脏衰竭。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怎么治疗
云晓静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是肝衰竭的一种类型,是在慢性肝炎的基础上由于某种诱发因素导致肝功能的恶化。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治疗的原则首先是去除肝衰竭的原因,给予保肝降酶以及退黄的药物治疗,加强营养。同时,积极治疗各种并发症,比如感染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如果慢加亚急性肝衰竭的患者有条件,可以考虑进行肝移植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