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感染途径有胆道系统、门静脉系统、肝动脉系统、直接蔓延等。
1.胆道系统
胆道与肝脏联系紧密,当胆道发生感染,如胆管炎、胆囊炎时,细菌可沿着胆管逆行进入肝脏。尤其是存在胆道梗阻,如胆结石、胆管狭窄等情况,胆汁排出不畅,细菌更容易在胆道内繁殖,并侵入肝脏引发脓肿。
2.门静脉系统
腹腔内感染,如阑尾炎、结肠炎、憩室炎等,细菌可通过受损的肠黏膜进入门静脉系统。门静脉收集胃肠道的血液,细菌随血流到达肝脏,在肝脏内定植、繁殖,最终形成脓肿。
3.肝动脉系统
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如肺炎、骨髓炎、皮肤疖肿等,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经肝动脉进入肝脏。不过,这种途径相对较少见。
4.直接蔓延
邻近器官的感染可直接蔓延至肝脏。比如,右肾脓肿、胃十二指肠穿孔等,细菌可直接侵犯肝脏,导致肝脓肿的发生。
细菌性肝脓肿病情严重,若出现发热、肝区疼痛、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感染病灶,防止感染进一步扩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