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性关节炎发病重要基础,当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致血尿酸升高,达饱和时尿酸盐结晶沉积关节引发炎症反应,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影响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控制血尿酸水平可降低发病风险与发作频率。
尿酸盐结晶沉积引发炎症反应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可能逐渐减退,尿酸排泄能力下降,老年人更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进而增加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例如,老年人群由于肾小管分泌尿酸功能减退等生理变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水平相对较高。
性别因素:一般来说,绝经前女性血尿酸水平低于男性,因为雌激素有一定促进尿酸排泄的作用。但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会接近男性。
生活方式:长期高嘌呤饮食(如大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会使尿酸生成增多,增加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几率。过度饮酒,尤其是啤酒,其中含有的酒精会影响尿酸代谢,导致尿酸升高。缺乏运动的人群,身体代谢功能可能相对较弱,也不利于尿酸的排泄,容易引发高尿酸血症进而导致痛风性关节炎。
病史因素:有家族痛风史的人群,遗传因素可能使其更容易出现尿酸代谢异常,患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的风险更高。一些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功能受损,也容易并发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
当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处,会吸引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这些免疫细胞吞噬尿酸盐结晶后会释放炎症介质,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等,引起关节的急性炎症反应,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等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症状,通常first累及第一跖趾关节等部位。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性关节炎发生的关键前提,了解两者的关系对于预防和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控制血尿酸水平,如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使用降尿酸药物等,可以有效降低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病风险和发作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