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狼疮性肾炎需综合病史采集(了解基本信息、生活方式、既往病史等)、临床表现观察(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等,肾脏相关表现如蛋白尿、血尿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自身抗体检测、补体检测、肾功能检查等)及肾脏病理检查(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等多方面信息。
临床表现观察
全身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发热可为低热或高热,不同患者发热特点可能不同。
肾脏相关表现:可出现蛋白尿、血尿,蛋白尿表现为尿液中泡沫增多且不易消散,血尿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还可能出现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高血压也是狼疮性肾炎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能出现贫血,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计数可能异常,如减少等;血小板计数也可能有变化。
尿常规:尿蛋白阳性,尿沉渣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如红细胞管型等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有一定提示意义。
自身抗体检测
抗核抗体(ANA):多数狼疮性肾炎患者ANA阳性,其滴度可作为病情活动度的参考指标之一。
抗双链DNA(ds-DNA)抗体: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特异性较高,且其滴度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活动期患者该抗体阳性率较高。
抗Sm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异性抗体之一,阳性对狼疮性肾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补体检测:血清补体C3、C4常降低,尤其是C3降低对狼疮活动的诊断意义较大。
肾功能检查:可出现肌酐升高、尿素氮升高等,提示肾功能受损,不同年龄患者肾功能储备不同,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更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
肾脏病理检查
肾活检:是诊断狼疮性肾炎的重要手段。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肾脏病变的病理类型,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分为不同的病理类型,不同病理类型的狼疮性肾炎在治疗和预后判断上有所不同。肾活检对于准确诊断狼疮性肾炎、指导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关键作用,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肾活检需充分评估风险与获益,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进行。
通过综合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观察、实验室检查及肾脏病理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来综合诊断狼疮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