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凶险分娩并发症,其引发与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母体对羊水中成分过敏或异常免疫反应、高龄产妇等高危人群因素相关,高龄产妇等高危人群孕期要产检,分娩时配合医护,出现异常及时告知。
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正常情况下,羊水通过宫颈黏膜静脉、胎盘附着处的静脉窦等途径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是极少量且会被母体自身清除的。然而,当发生胎膜破裂、子宫收缩过强等情况时,羊水有可能大量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例如,急产、催产素使用不当导致子宫收缩过强时,子宫内压力增高,使得羊水更容易挤入破损的血管而进入母体循环;胎膜早破时,羊水有更多机会通过宫颈黏膜静脉等进入母体。
母体对羊水中成分的过敏或异常免疫反应:羊水中的有形物质(如胎儿的鳞状上皮、毳毛、胎脂、胎粪等)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后,可能会作为外来抗原引发母体的过敏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母体的免疫系统会将这些物质识别为外来异物,从而激发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机体出现肺动脉高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一系列严重的病理生理改变。比如,胎粪污染的羊水进入母体循环时,胎粪中的一些成分更易引发强烈的免疫炎症反应。
高龄产妇、多产妇等高危人群因素:高龄产妇(年龄≥35岁)的子宫肌层弹性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变化,子宫收缩时更易出现异常情况,使得羊水更易进入母体循环;多产妇由于多次妊娠分娩,子宫肌层等组织可能受到一定损伤,也增加了羊水进入母体循环的风险。此外,有过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病史的产妇,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因为这些情况本身就可能导致子宫的血管窦开放等,为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创造了条件。
对于高龄产妇等高危人群,在孕期应严格按照产检要求进行检查,密切关注自身及胎儿的情况,在分娩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如呼吸困难、寒战、发绀等疑似羊水栓塞的表现)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尽早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