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可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产后出血、急性肾衰竭、羊水栓塞、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不同人群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及表现有差异,对特殊人群需更密切监测指标以早期识别并干预来改善母婴预后。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胎盘早剥是引起孕产妇发生DIC的常见原因之一。胎盘早剥时,剥离处的胎盘绒毛和蜕膜会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循环,激活凝血系统,导致DIC的发生。孕妇可出现广泛出血,如阴道出血不止、皮肤黏膜瘀斑、注射部位渗血等,严重时可出现多部位出血。对于有胎盘早剥高危因素的孕妇,需密切监测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DIC的早期迹象。
二、产后出血
胎盘早剥发生后,子宫肌层受血液浸润等影响,收缩力减弱,易导致产后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若出血量大且未能及时控制,可迅速出现休克等严重情况。对于胎盘早剥的产妇,要加强产后子宫收缩情况的监测,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
三、急性肾衰竭
胎盘早剥导致休克时,肾灌注严重受损,可引发急性肾衰竭。此外,失血造成的肾缺血、DIC时肾内微血栓形成等也可导致肾衰竭。患者可出现少尿或无尿等表现。对于发生胎盘早剥的孕妇,要注意维持有效循环血量,保证肾脏灌注,一旦出现少尿等情况,需及时评估肾功能并采取相应措施。
四、羊水栓塞
胎盘早剥时,剥离面的血窦开放,羊水可经开放的血窦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羊水栓塞。羊水栓塞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可出现肺动脉高压、过敏样症状、凝血功能障碍及急性肾衰竭等一系列表现。需高度警惕羊水栓塞的发生,及时进行抢救。
五、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
胎盘早剥会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导致胎儿宫内缺氧,出现胎儿宫内窘迫,表现为胎心异常等。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可导致新生儿窒息,影响新生儿的预后。对于胎盘早剥的孕妇,要密切监测胎儿宫内情况,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以保障胎儿安全。
在不同年龄、性别及有不同生活方式、病史的孕妇中,胎盘早剥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及表现可能有所差异。例如,有妊娠期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发生胎盘早剥后,发生DIC等并发症的风险可能更高;高龄孕妇由于自身各脏器功能相对较弱,在面对胎盘早剥时,应对并发症的能力相对较差等。对于特殊人群,如存在基础疾病的孕妇,需更加密切地监测各项指标,早期识别并发症并进行干预,以改善母婴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