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肝功能异常需先明确病因,包括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要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和胎儿情况,再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如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要注意休息营养等,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要护理皮肤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需及时终止妊娠等,同时孕妇要保持积极心态,遵医嘱,避免接触有害物、过度劳累等。
一、明确病因是关键
孕妇肝功能异常首先要明确具体病因。常见的病因包括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等,可通过相关病毒学检查来明确;也可能是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多表现为瘙痒、黄疸等,需检测胆汁酸等指标;还有可能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这是一种严重的妊娠并发症,病情进展快,需结合临床表现、肝功能、凝血功能等多项检查综合判断。
二、定期监测很重要
1.肝功能指标监测:要定期检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肝功能相关指标,通过指标的变化来了解肝脏功能的动态情况。一般建议每1-2周进行一次肝功能的复查,密切关注指标的波动。
2.胎儿监测:因为孕妇肝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要加强胎儿监测。包括超声检查监测胎儿的生长指标、羊水情况等,还可以通过胎心监护来了解胎儿在宫内的安危情况。一般从妊娠中晚期开始,每周进行一次超声检查和胎心监护。
三、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
1.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如果是乙肝病毒感染,需评估病毒载量等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相关措施;对于丙肝,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孕周等综合考虑处理方案。同时,孕妇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每天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且要加强营养,摄入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等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度营养导致体重增长过快。
2.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搔抓皮肤引起感染,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同时,需要遵医嘱使用药物来缓解瘙痒等症状,如熊去氧胆酸等,但药物使用需谨慎权衡利弊。并且要密切监测胎儿情况,一旦出现胎儿窘迫等异常情况,可能需要及时终止妊娠。
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这是一种危急重症,一旦确诊,多需要及时终止妊娠,同时进行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孕妇在治疗期间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以减轻肝脏负担。
四、特殊人群(孕妇)的温馨提示
孕妇本身处于特殊生理阶段,肝功能异常时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因为不良情绪可能会影响肝脏的恢复和胎儿的健康。同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不要自行增减药物或停止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接触对肝脏有损害的物质,如某些药物、化学毒物等,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场所,预防感染,因为感染也可能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另外,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证规律的生活作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一些轻缓的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