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手术存在术中(出血、脏器损伤、麻醉相关风险)和术后(感染、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静脉血栓形成、对再次妊娠影响)风险,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高龄产妇风险相对增加,有不良生活方式及肥胖产妇风险升高,有盆腔手术史及妊娠合并症产妇风险增加。
术中风险:
出血:剖宫产术中可能出现大量出血情况,例如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如胎盘植入等)都可能导致出血。有研究表明,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均值约为500-1000ml,而严重的出血可能需要输血等紧急处理措施。
脏器损伤: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邻近脏器,如膀胱、肠道等。损伤膀胱的发生率约为0.2%-0.5%,损伤肠道相对较少,但一旦发生会增加感染等风险。
麻醉相关风险:剖宫产多采用椎管内麻醉,可能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如麻醉药过敏、麻醉平面过高导致呼吸抑制等。据统计,麻醉相关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约为0.1%-0.3%。
术后风险:
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宫腔感染、盆腔感染等。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约为5%-10%,宫腔感染可能导致产褥期发热等情况。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部分产妇可能出现子宫切口愈合不佳,如子宫切口憩室形成,这可能导致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症状,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其发生风险约为1%-5%。
静脉血栓形成:术后产妇活动减少,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发生静脉血栓,尤其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约为1%-2%,严重时可导致肺栓塞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对再次妊娠的影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可能面临子宫破裂等风险,尤其是在孕晚期或分娩过程中,子宫破裂的发生率约为0.5%-1%,这对母婴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年龄因素:
高龄产妇(年龄≥35岁)进行剖宫产手术时,风险相对增加。高龄产妇本身机体功能下降,如凝血功能可能不如年轻产妇,术中术后出血风险更高;同时,高龄产妇术后恢复相对较慢,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概率也可能升高。
年轻产妇相对来说身体机能较好,但也不能忽视剖宫产手术的风险,如术后可能面临的心理压力等对身体恢复的影响。
生活方式因素:
有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产妇,剖宫产手术风险增加。吸烟会影响血管收缩功能,增加术中术后出血风险;酗酒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影响药物代谢等,同时也不利于术后身体的恢复。
肥胖产妇(体重指数≥30)进行剖宫产手术时,风险明显升高。肥胖产妇术中出血、切口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等风险均较正常体重产妇高。因为肥胖产妇腹部脂肪厚,手术操作难度大,暴露术野困难,容易损伤组织;同时肥胖导致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术后恢复缓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高。
病史因素:
有盆腔手术史的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时发生脏器损伤的风险增加。例如既往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史,子宫局部解剖结构可能发生改变,在剖宫产手术中分离粘连等操作时容易损伤膀胱或肠道等脏器。
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如妊娠合并糖尿病,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风险增加。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高,不利于切口的愈合,容易发生感染等情况。妊娠合并高血压的产妇,术中术后血压波动可能较大,增加出血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