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老年人群体及特殊职业人群易发生气管支气管异物,儿童因年龄小咀嚼和自我保护意识弱、生活中接触小物件及进食不良习惯易致异物吸入;老年人因咽喉反射功能减退、牙齿缺失或咀嚼功能下降、患神经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易发生异物误吸;工人群体中从事粉尘或颗粒作业及经常接触小零件的工人易吸入相关物质,演员表演时因道具使用不当等易致异物误入气道。
一、儿童群体
1.年龄因素
3岁以下幼儿:此阶段儿童的咀嚼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牙齿的咀嚼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咀嚼坚果、豆类等食物。而且幼儿的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尚不健全,在进食时容易将异物误吸入气管或支气管。例如,常见的将花生米、瓜子等放入口中时,可能因嬉笑、哭闹等原因导致异物误入气道。
3-6岁儿童:该年龄段儿童开始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将小物件放入口中,但自我保护意识仍较弱,在玩耍时容易将小玩具零件、小珠子等吸入气道。同时,此阶段儿童在进食时可能会边吃边跑、嬉笑打闹,增加了异物吸入的风险。
2.生活方式因素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小颗粒物品较多,如家中的小纽扣、小硬币等,若家长未妥善放置,儿童容易捡到后放入口中。另外,儿童进食时的不良习惯,如进食速度过快、边吃边玩等,也是导致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常见原因。
二、老年人群体
1.年龄与生理因素
老年人咽喉反射功能减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咽喉部肌肉和神经功能逐渐衰退,咽喉反射的敏感性降低。当吞咽时,会厌软骨不能有效地封闭气道,容易导致食物或其他异物误入气管或支气管。例如,老年人在进食较硬的食物,如肉块时,可能因咽喉反射不灵敏而发生异物误吸。
牙齿缺失或咀嚼功能下降:很多老年人存在牙齿缺失的情况,咀嚼功能受到影响,不能将食物充分咀嚼碎。当进食一些较硬的食物时,食物团块较大,在吞咽过程中容易卡在咽喉部或误入气道。
2.疾病因素
神经系统疾病:患有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可能存在吞咽困难的症状,导致食物容易误入气道。帕金森病会影响神经系统对吞咽动作的协调控制,使吞咽过程变得不协调,增加了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发生风险。
呼吸系统疾病:一些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呼吸道的防御功能下降,气道清除异物的能力减弱。当有少量异物误入时,不易被及时清除,容易停留于气管或支气管内。
三、特殊职业人群
1.工人群体
从事粉尘或颗粒作业的工人:例如在矿山开采、打磨抛光等工作环境中,工人容易接触到大量的粉尘或小颗粒物质。如果在工作过程中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如未佩戴合格的防护口罩等,就有可能将粉尘或小颗粒吸入气道,长期积累可能导致气管支气管异物相关问题。
经常接触小零件的工人:像电子装配工人,在工作中经常会接触到小的电子元件、螺丝等小零件,若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小零件吸入气道,就会引发气管支气管异物。
2.演员群体
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可能会使用一些特殊的道具,如含有小颗粒的道具等。如果在表演时操作不当,或者道具本身存在安全隐患,就容易导致异物误入气道。例如,在一些需要含服小道具的表演场景中,可能因失误导致道具吸入气管或支气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