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关节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及厌氧菌等)、创伤因素(开放性创伤使病原体直接入关节腔,闭合性创伤致关节内血肿为细菌繁殖提供条件)、邻近组织感染蔓延(骨髓炎可直接蔓延至关节,软组织感染可向关节方向蔓延)。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化脓性关节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约占50%-70%。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这可能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皮肤黏膜屏障功能相对较弱有关。例如,皮肤局部的轻微破损,如擦伤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通过破损处侵入血液,进而到达关节部位引发感染。成人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也较为常见,尤其是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侵袭。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也是常见的致病菌,可通过呼吸道感染等途径进入人体,然后经血行传播至关节。在儿童群体中,上呼吸道感染后发生化脓性关节炎的情况并不少见,因为儿童的上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若感染未得到及时控制,细菌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关节。
肺炎链球菌也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尤其在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后,细菌可通过血流扩散至关节。老年人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且常患有慢性肺部疾病等,更容易受到肺炎链球菌的感染并累及关节。
2.其他病原体感染
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等也可导致化脓性关节炎,多发生在有侵入性操作或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的患者中。比如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大肠杆菌可能经尿道上行感染,然后进入血液,再传播至关节。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更容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并引发化脓性关节炎,因为他们的机体防御能力较弱,无法有效抵御细菌的侵袭。
厌氧菌感染相对较少见,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引起化脓性关节炎,如关节附近组织有坏死、缺血等情况时,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繁殖。
二、创伤因素
1.开放性创伤
关节部位的开放性损伤,如锐器刺伤、火器伤等,使外界的病原体直接进入关节腔,从而引发化脓性关节炎。例如,工人在工作中被金属碎片刺伤膝关节,若伤口处理不及时或不彻底,外界的细菌等病原体就会进入关节,导致关节感染。对于儿童来说,玩耍时的意外开放性创伤也不容忽视,如被树枝刺伤肘关节等,都有可能引发化脓性关节炎。
2.闭合性创伤
关节的闭合性创伤,如严重的关节扭伤、骨折等,虽然皮肤表面未破损,但创伤可导致关节内的血肿形成,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例如,股骨颈骨折后,关节内的血肿积聚,若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或细菌通过其他途径进入关节内,就容易引发化脓性关节炎。老年人由于骨质较疏松,骨折后发生关节内血肿的情况相对较多,且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发生化脓性关节炎的风险可能更高。
三、邻近组织感染蔓延
1.骨髓炎蔓延
当邻近的骨骼发生骨髓炎时,炎症可直接蔓延至关节。例如,胫骨骨髓炎,炎症可通过骨皮质的破孔向周围扩散,累及膝关节。儿童的骨骼血运丰富,骨髓炎蔓延至关节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为儿童的骨膜较薄,炎症更容易通过骨膜下间隙蔓延至关节腔。
2.软组织感染蔓延
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织炎等,可向关节方向蔓延。比如手部的脓性指头炎,感染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蔓延至腕关节,进而引发化脓性关节炎。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其下肢血液循环和神经感觉功能可能存在障碍,足部的软组织感染更容易蔓延至踝关节等邻近关节,增加了化脓性关节炎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