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因颈椎退变致神经根受压迫或刺激,有疼痛(颈部及上肢放射性痛)、感觉异常(上肢麻木、感觉减退)、运动功能障碍(上肢无力、肌肉萎缩)及其他(头晕、视力障碍)等症状,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需及时就医检查并治疗。
一、疼痛症状
颈部疼痛:多数患者会出现颈部疼痛,疼痛可呈酸痛、胀痛或刺痛等多种形式,疼痛部位一般在颈后部,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肩部。这是因为颈椎病变刺激了颈部的神经组织,导致颈部肌肉紧张、炎症反应等,从而引发疼痛。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颈椎长期处于前屈姿势,容易发生颈椎退变,进而出现颈部疼痛。
上肢放射性疼痛:这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为典型的症状。疼痛从颈部向肩部、上臂、前臂甚至手指放射,疼痛性质多为触电样、针刺样或烧灼样。当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病变压迫神经根时,神经传导受到影响,就会出现这种放射性疼痛。比如患者颈部活动、咳嗽、打喷嚏等动作可能会使腹压增加,从而加重对神经根的刺激,导致上肢放射性疼痛加剧。
二、感觉异常症状
上肢麻木:患者常感觉上肢,尤其是手指部位有麻木感,麻木程度可轻可重,有的仅为轻微的指尖麻木,有的则可累及整个手部甚至前臂。这是由于神经根受到压迫后,神经的感觉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感觉异常。例如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神经病变基础,如果同时患有神经根型颈椎病,麻木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因为糖尿病神经病变会使神经对刺激的敏感性增加,而颈椎病又进一步加重了对神经根的压迫。
感觉减退:部分患者上肢相应神经支配区域会出现感觉减退,对痛觉、温度觉等的感知能力下降。这是因为神经根受压后,神经传导功能受损,导致感觉信号传递出现障碍。比如在进行感觉测试时,患者可能对轻触皮肤的感觉不如正常时敏锐。
三、运动功能障碍症状
上肢无力:患者会感到上肢力量减弱,表现为提物无力、持物易掉落等情况。这是由于神经根受到压迫,影响了神经对肌肉的支配功能,导致肌肉力量下降。例如患者原本能轻松提起5公斤的物品,患病后可能只能提起3公斤甚至更轻的物品。长期的上肢无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等。
肌肉萎缩:病情较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控制时,可能会出现上肢肌肉萎缩,常见于小鱼际肌、骨间肌等部位。肌肉萎缩是因为神经长期受到压迫,肌肉得不到正常的神经支配,导致肌肉废用性萎缩。比如患者患病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手部肌肉逐渐变得消瘦、无力,精细动作难以完成。
四、其他症状
头晕:部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症状,尤其是在颈部活动时容易诱发。这是因为颈椎病变刺激了颈部的血管或神经,影响了脑部的血液供应或神经调节功能。例如患者转动颈部时,可能会突然感到头晕,严重时可能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视力障碍:少数患者会出现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眼部胀痛、怕光、流泪等视力方面的问题。这是由于颈椎病变对颈部交感神经造成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影响了眼部的交感神经功能,从而导致视力相关症状。比如患者可能原本视力正常,但患病后出现看东西不清楚,需要到眼科就诊却找不到明显眼科病变的情况。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可能会有一定差异。例如中老年人群由于颈椎退变相对更严重,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颈部过度活动的人群,患病后症状出现的概率可能更高;女性在更年期等特殊时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更敏感等。对于有相关症状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颈椎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