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需通过病史采集了解相关经历,观察症状表现,包括典型的呛咳、阵发性咳嗽、呼吸困难及不典型的反复肺部感染等,进行胸部听诊等体格检查,借助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最终以支气管镜检查为金标准来明确诊断,同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检查及处理措施。
一、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病史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重要第一步。对于儿童患者,要重点了解其是否有口含小物件玩耍的经历,是否有突然呛咳的情况;成人则需询问是否有进食时说笑、剧烈咳嗽后出现异物吸入的情况等。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人群,异物吸入的场景和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因好奇心强、喜欢将小物件放入口中,更易发生异物吸入;成人在进食时注意力不集中或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等情况时也可能发生。
二、症状表现观察
1.典型症状
呛咳:多在异物吸入时突然发生剧烈呛咳,可伴有憋气、面色发红或发绀等表现。儿童呛咳症状往往比较明显,且可能反复出现呛咳。
阵发性咳嗽:异物进入气管、支气管后,可刺激气道黏膜,引起阵发性咳嗽,类似痉挛性咳嗽。不同年龄患者的咳嗽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的阵发性咳嗽可能更频繁且不易缓解。
呼吸困难:异物较大或堵塞较严重时,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吸气性喘鸣等。婴幼儿由于气道较窄,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严重。
2.不典型症状
部分患者尤其是慢性异物吸入者,可能仅有轻微咳嗽或无明显咳嗽,而以反复肺部感染为主要表现,如反复发热、咳嗽、咳痰等。这种情况在年龄较大儿童或成人中可能被忽视,因为没有典型的呛咳等急性表现,容易漏诊。
三、体格检查
1.胸部听诊
可发现患侧呼吸音减弱,有时可闻及呼吸音粗糙、哮鸣音或湿啰音等。不同位置的异物,听诊表现有所不同,如异物在气管时,可能两肺均可听到异常呼吸音;异物在支气管时,患侧呼吸音减弱更明显。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胸廓等结构特点,听诊时需更仔细辨别异常呼吸音。
2.颈部检查
部分患者可能在颈部触及异物撞击感,但这种情况较少见,一般不作为主要的体格检查依据。
四、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不透X线异物:可直接显示异物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例如金属类异物在X线片上清晰可见。但对于一些透光的异物,如塑料、植物类异物等,X线检查可能无法直接发现。
间接征象:可能出现患侧肺透亮度增加、纵隔摆动等表现。当异物堵塞支气管时,患侧肺通气不足,出现透亮度增加;若为单侧支气管不完全堵塞,吸气时健侧胸腔负压增加,纵隔向健侧移位,呼气时纵隔又移向患侧,出现纵隔摆动。不同年龄患者的X线表现可能因胸廓发育等因素略有差异,儿童胸廓柔韧性较好,纵隔摆动等间接征象可能更明显。
2.CT检查
对于X线检查阴性但高度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CT检查尤其是高分辨率CT有助于发现较小的、透光的异物以及了解异物周围气道黏膜的情况、是否存在肺部并发症等。例如可以清晰显示支气管内较小的植物性异物及其导致的支气管扩张、肺不张等改变。但CT检查有一定辐射,需谨慎应用,尤其对于儿童要权衡利弊。
五、支气管镜检查
1.直接诊断
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金标准。通过支气管镜可以直接观察到气管、支气管内是否有异物存在,并能明确异物的位置、形态、大小等。对于怀疑有异物的患者,应及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尤其是儿童患者,一旦高度怀疑异物,需尽早行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取出异物。
在检查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异物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取出措施,对于一些较小的异物可以直接钳取,较大的异物可能需要先将其粉碎后再取出等。不同年龄患者进行支气管镜检查时,操作难度和风险有所不同,儿童气道较窄,操作需更加轻柔、精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