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的引发因素包括肌肉骨骼因素(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未恢复)、环境因素(寒冷刺激、潮湿环境影响)、免疫系统因素(自身免疫异常)及其他因素(血管因素),其中慢性劳损因年龄、生活方式等致肌肉筋膜紧张收缩发病,急性损伤未恢复因修复不全遗留炎症发病;寒冷刺激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致肌肉筋膜收缩痉挛发病,潮湿环境因特殊人群代谢环境改变致炎症发病;自身免疫异常因病史、年龄、生活方式致免疫反应引发发病;血管因素因年龄、疾病病史致肌肉筋膜营养供应或血液供应异常引发炎症发病。
一、肌肉骨骼因素
1.慢性劳损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肌肉、筋膜等组织会发生退行性改变,比如中老年人肌肉弹性和韧性下降,更容易因慢性劳损引发肌筋膜炎。长期从事需要重复特定动作的工作,像长时间伏案工作的办公族,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手工劳动者手部肌肉长期过度使用,都容易导致肌肉、筋膜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进而引起肌筋膜炎。
生活方式:不良的姿势习惯,例如长时间弯腰驼背,会使腰背部肌肉受力不均衡,增加腰背部肌筋膜炎的发病风险。另外,过度运动或者运动姿势不正确,比如跑步时姿势不当导致腿部肌肉反复牵拉,也可能引发相应部位的肌筋膜炎。
2.急性损伤未恢复
病史因素:有过肌肉、筋膜急性损伤史的人群,若损伤后没有得到充分休息和规范治疗,损伤部位修复不完全,就容易遗留慢性炎症,发展为肌筋膜炎。比如曾经有过严重的肌肉拉伤,没有让受伤部位充分恢复就过早恢复活动,就可能引发肌筋膜炎。
二、环境因素
1.寒冷刺激
年龄与性别:儿童由于体温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在寒冷环境中更容易受到寒冷刺激引发肌筋膜炎;女性相对男性可能更易受寒冷影响,因为女性的血液循环特点等因素,在寒冷时肌肉、筋膜更容易收缩痉挛。
生活方式: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工作或生活,例如长期在寒冷的室外工作、居住在潮湿的环境中,会使肌肉和筋膜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导致缺血、水肿,最终诱发肌筋膜炎。比如建筑工人长期在寒冷露天环境中作业,就容易出现腰背肌筋膜炎。
2.潮湿环境影响
特殊人群:老年人皮肤汗腺萎缩,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在潮湿环境中更易引发肌筋膜炎;孕妇由于身体负担加重,血液循环和肌肉状态改变,在潮湿环境中也更容易受到影响出现肌筋膜炎。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肌肉和筋膜的代谢环境改变,容易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肌筋膜炎。
三、免疫系统因素
1.自身免疫异常
病史与年龄: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群,其免疫系统存在异常,更容易出现肌筋膜炎相关的免疫反应。例如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的同时,可能也会对肌肉、筋膜产生影响,增加肌筋膜炎的发病几率。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自身免疫状态不同,一般来说,免疫系统在青壮年时期相对活跃,而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有所衰退,但自身免疫异常引发肌筋膜炎的机制与年龄的关联主要体现在不同年龄段自身免疫异常的表现和易感性上。
生活方式: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从而间接增加自身免疫异常相关肌筋膜炎的发病风险。精神压力过大时,机体会处于应激状态,影响免疫系统的平衡,使得免疫系统对肌肉、筋膜等组织的保护和调节功能出现紊乱,容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肌筋膜炎。
四、其他因素
1.血管因素
年龄与血液循环: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流速度减慢,容易出现血管供血不足的情况,影响肌肉、筋膜的营养供应,增加肌筋膜炎的发病可能。儿童血管相对较细,血液循环特点与成人不同,在一些情况下也可能因血管因素引发肌筋膜炎,但机制与成人有所差异。
疾病病史:患有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硬化等,会影响肌肉、筋膜的血液供应,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炎症反应,进而诱发肌筋膜炎。例如动脉硬化患者血管狭窄,血流减少,相应部位的肌肉、筋膜得不到充足血液供应,就容易出现肌筋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