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因椎间盘退变等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20-50岁多见,有相应表现)、腰肌劳损(因腰部软组织慢性损伤,各年龄段可发病,长期姿势不良者易患,有特定表现)、腰椎管狭窄症(因腰椎管狭窄压迫神经,中老年人多见,有相应表现)、强直性脊柱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16-30岁青壮年男性,有特定症状)、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等可引起,各年龄段有不同表现)、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可致,育龄及中老年女性有相应表现),不同原因导致的腰痛在成因、好发人群及表现上各有特点。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1.成因与表现:
多因椎间盘退变、损伤等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常见于长期久坐、弯腰劳作人群,年龄方面,20-50岁多见。主要表现为腰痛,可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例如一项临床研究表明,在因腰痛就诊的患者中,约30%-40%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
对于年轻人群,若长期保持不良坐姿或有腰部外伤史,更易诱发;中老年人群则多因椎间盘自然退变因素为主。
二、腰肌劳损
1.成因与表现:
常因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慢性损伤所致,与长期腰部姿势不良(如久坐、久站、弯腰工作)密切相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长期从事体力劳动者或伏案工作者更易患病。主要症状为腰部隐痛、胀痛,休息后可缓解,劳累后加重,腰部有广泛压痛,但无下肢放射痛。比如调查显示,办公室人群中约50%存在不同程度的腰肌劳损相关腰痛问题。
年轻上班族因长时间保持坐姿,腰部肌肉持续紧张,易引发;中老年人群若有既往腰部肌肉损伤未恢复彻底,也易出现腰肌劳损导致腰痛。
三、腰椎管狭窄症
1.成因与表现:
由于腰椎管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可由先天性椎管发育不良、退行性变等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腰椎退变基础的人群。主要表现为腰痛伴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麻木、无力,需休息后缓解再继续行走。研究发现,50岁以上因腰痛就诊的患者中,约10%-15%由腰椎管狭窄症导致。
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退变加剧,椎管狭窄风险增加;有腰椎既往手术史等情况的人群也易出现该病症导致腰痛。
四、强直性脊柱炎
1.成因与表现:
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免疫等因素相关,好发于16-30岁的青壮年男性。主要症状为下腰部或骶髂部疼痛,呈隐匿性、逐渐加重,可伴有晨僵,活动后缓解,病情进展可出现脊柱强直、畸形。临床统计显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约70%以腰痛为首发症状。
年轻男性若有家族遗传因素,或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更易患此病症出现腰痛;女性相对发病率较低,但也需警惕。
五、肾脏疾病
1.成因与表现:
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等。肾脏位于腰部,肾脏病变可引起腰痛。肾小球肾炎多与免疫反应等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肾盂肾炎多见于女性,与细菌感染等有关;肾结石可由代谢异常等引起,各年龄段均有。例如肾盂肾炎患者除腰痛外,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肾结石患者腰痛多较剧烈,可伴有血尿。一项临床数据显示,因腰痛就诊的患者中,约5%-8%由肾脏疾病导致。
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更易患肾盂肾炎等肾脏疾病引发腰痛;有代谢异常等基础疾病的人群易出现肾结石导致腰痛;各年龄段肾小球肾炎患者均可能因病情出现腰痛表现。
六、妇科疾病
1.成因与表现:
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女性盆腔器官炎症或异位病变可引起腰骶部疼痛。盆腔炎多由细菌感染等引起,常见于育龄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有关,多见于30-40岁女性。盆腔炎患者除腰痛外,可有下腹部坠胀、疼痛,白带增多等表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腰痛常与月经周期相关,可伴有痛经进行性加重等。临床中约有3%-5%因腰痛就诊的女性患者由妇科疾病引起。
育龄女性需关注自身妇科健康,若有月经异常、下腹部不适等情况伴随腰痛,应警惕妇科疾病;中老年女性若有盆腔相关病变也可能出现腰痛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