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预防肩袖损伤,可从运动、日常姿势与生活习惯、加强肩部肌肉锻炼三方面着手。运动前充分热身、选合适项目并控强度;保持正确姿势、避免肩部过度劳累且注意保暖;进行针对性肩部肌肉锻炼,不同人群锻炼需适当调整。
一、运动方面预防
1.运动前充分热身
:在进行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前,应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如慢走、动态拉伸等。以动态拉伸为例,肩关节可以做前后摆动、圆周运动等,通过热身可以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温度升高,弹性增加,降低肩袖损伤的风险。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热身的方式和强度可适当调整,年轻人可以选择较为激烈的热身方式,而老年人则应相对温和,避免因热身过度造成损伤。从生活方式角度,经常进行体力劳动的人群,如建筑工人等,在开始工作前也需要做好肩部的热身,因为长期的体力劳动可能使肩部肌肉处于相对紧张状态,热身不充分易引发肩袖损伤。
2.选择合适运动项目
:避免长时间进行过度外展、上举的运动,如棒球、游泳中的蝶泳等。对于有肩部基础疾病或年龄较大的人群,应选择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如快走、太极拳等。例如,太极拳的运动幅度相对较小,对肩关节的负荷较轻,能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降低肩袖损伤的风险。从性别角度,女性在选择运动项目时,也应根据自身肩部情况合理选择,避免参与对肩部负荷过大的运动。有肩部病史的人群,如曾经有过轻微肩袖损伤恢复后的人群,更要谨慎选择运动项目,应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运动。
3.控制运动强度
:运动时要逐渐增加强度,避免突然进行高强度的肩部运动。对于年轻人来说,刚开始进行力量训练时,肩部的负荷重量应从较小的重量开始,如进行哑铃推举时,初始重量可选择2-3公斤,然后逐渐增加重量。老年人在进行日常活动时,如提重物等,要控制好重量和幅度,避免过度用力。从生活方式角度,经常参加健身的人群要遵循科学的训练计划,不要盲目追求高强度训练而忽视肩部的承受能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运动强度的控制标准不同,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运动强度更应适中,以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为前提,避免因过度运动导致肩袖损伤等问题。
二、日常姿势与生活习惯方面预防
1.保持正确姿势
: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睡姿,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站立时应挺胸抬头,双肩自然放松;坐姿要保持腰部挺直,背部靠在椅背上,上臂自然下垂,肘部弯曲90度左右;睡眠时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以一拳高为宜,侧卧时枕头应与肩部高度一致,保持颈椎与脊柱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可以使肩部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减少肩袖的压力。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每工作1-2小时应起身活动一下肩部,做一些简单的肩部伸展运动,纠正不良坐姿。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保持正确姿势上需要注意的细节有所不同,儿童在学习和日常活动中要家长督促保持正确姿势,防止因长期不良姿势影响肩部发育;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更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因姿势不当加重肩部问题。
2.避免肩部过度劳累
:不要长时间重复肩部的单一动作,如长时间打字、织毛衣等。如果因工作需要长时间进行这类活动,应定时休息,活动肩部。对于从事需要肩部频繁活动工作的人群,如装配工人等,要合理安排工作节奏,每工作30-60分钟就休息5-10分钟,活动肩部肌肉。从性别角度,女性如果经常进行手工劳作,更要注意避免肩部过度劳累,因为女性肩部肌肉力量相对男性较弱。有肩部既往损伤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更要严格控制肩部的活动量,避免肩部再次受到损伤。
3.注意肩部保暖
:寒冷刺激可能会引起肩部肌肉痉挛,增加肩袖损伤的风险。在寒冷季节或空调房间中,要注意肩部的保暖,可以佩戴肩部保暖护具。例如,在冬天外出时,穿上有护肩功能的外套;在空调房间里,可披一件薄的披肩。对于老年人和体质较弱的人群,更要重视肩部的保暖,因为他们对寒冷的耐受性较差。从生活方式角度,经常在户外活动的人群,如农民等,在寒冷天气下工作时,要采取有效的肩部保暖措施,防止因肩部受寒引发肩袖损伤等问题。
三、加强肩部肌肉锻炼
1.锻炼肩部周围肌肉
: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肩部肌肉锻炼,如肩关节外旋训练、内旋训练等。肩关节外旋训练可以采用弹力带训练的方法,将弹力带一端固定,手持弹力带另一端,屈肘90度,然后向外旋转肩关节;内旋训练则是手持弹力带,屈肘90度,向内旋转肩关节。一般每次训练每组进行10-15次,每天进行3-4组。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锻炼的强度和频率可适当调整,年轻人可以适当增加强度和频率,而老年人则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锻炼造成损伤。从性别角度,男性和女性在进行肩部肌肉锻炼时,可根据自身肩部肌肉力量情况调整锻炼计划,女性如果肩部肌肉力量较弱,可以从较轻的阻力开始进行锻炼。有肩部疾病康复期的人群,在进行肩部肌肉锻炼时,应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确保锻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